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有多少经典剧可以重拍?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4月12日13:17 中国《新闻周刊》

  近日,由经典话剧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楼》,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被隆重推出;早前,一部红色经典剧《林海雪原》的现代版也因各种原因被炒得沸沸扬扬;此外,《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等一批老的经典剧目也都在翻拍过程中。

  翻拍经典剧目,在近几年成为影视圈热门。不管观众对原剧改编是否认同,对影视剧是否喜爱,投资者却无一不赚得钵溢盆满一个时期以来,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庆祝三星YEPP新品上市
首届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LG寻宝 好运连连!
剧作品多起来了。这大约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20世纪以来的名家名作,改编较多的是鲁迅、老舍、曹禺、巴金、张恨水的作品;再一个就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作品,即所谓红色经典。

  最近,关于红色经典搞得尤其热闹,《林海雪原》、《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红岩》,是拍完并播出过的,而《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沙家浜》,据说还有《红日》则正在拍摄或准备投拍。

  尽管围绕这些作品的改编,引发的争论比较多,观众的口碑也不甚好,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将大笔资金投向这个领域,使得这里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为当前影视剧创作的一大亮点。

  “经典”暗示与盲目崇拜

  投资者所以看中经典名著,可能有种种原因。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讲,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怀旧情绪,为其提供了潜在的消费市场。而经典名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则为影视剧在未来进入市场铺平了道路这些作品在观众中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名气,这是他们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至于这些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写得怎么样,倒在其次。

  为什么“样板戏”比其他作品更有人缘?为什么《烈火金刚》、《林海雪原》、《小兵张嘎》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不是这些作品更适合改编影视剧,或者人们对这些作品更加偏爱,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它们的名气比其它作品大得多。

  比如同样是写抗日战争,人们所以选择《烈火金刚》、《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沙家浜》,而不选择《风云初记》、《晋阳秋》、《草原烽火》、《吕梁英雄传》。并非这些作品写得不好,事实上,后者在文学价值上可能超过了前者。但是,这些作品和创作这些作品的作家,在今天这个时候,或者已经湮没无闻,或者已经鲜为人知,对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投资商来说,也就不再具有商业价值。

  其实,更重要的是,对于将被改编或已经改编的作品采取什么态度?“红色经典”的提出,透露了一些信息这不是一个被严格规范的学术概念,而更像一个商业炒作的概念。

  被它煽动起来的,不可能是历史理性,只能是一种盲目性。它对观众的暗示,在观众的心理中形成或强化了对所谓红色经典的盲目崇拜。远的不说,最近舆论很热衷对电视剧《林海雪原》的批评,背后发挥作用的,就是这种“社会群体心理”。不是说《林海雪原》不能批评,它肯定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作品,问题在于批评者的理由和出发点,倒是令人深思的。是不是一定要以曲波的标准为标准?改编“红色经典”是不是必须“忠实于原著”?小说版《林海雪原》是对那段历史惟一正确或真实的描述吗?那段历史是否存在“另一种真实”?这些本来是不应该成为问题的,现在居然堂而皇之都成了问题了。

  甚至闹到有人要告改编者诬蔑了他的前辈,这就闹到文学艺术的范畴以外去了。尽管很可笑,却也使我们看到,对于“红色经典”的炒作实在是非常有害的,它不仅不能真实地呈现“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反而制造了有害于历史理性建设的、盲目的“社会群体心理”。

  重读“经典”的社会需要和理性态度

  实事求是地说,现在被投资商看中并炒得很热的这几部作品,无论什么颜色,在文学方面,都不能说达到了“经典”的高度。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的红色书籍中,这些小说不是写得最好的,甚至是有明显缺陷的。如果说,只要红色,就是经典,那也就没有经典了。

  在这里,看似只是个简单的商业动机问题,其实,说的严重一点,也还有个历史如何进入现实的问题。即使我们承认,投资商的目的只是单纯而直接的赚钱,但在赚钱的过程中,却不能说没有现实的选择。

  不是所有的历史都能进入现实,人们必须赋予历史某种理由,才能获得进入现实的入场券。仅就“红色经典”来说,这种大规模的改编,如果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不具有现实性。

  现在看上去就有些不同了,尽管对改编的结果表示不满,但大多数人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而且,看过之后还津津乐道,所谓不满也只是觉得,改编者破坏了他们关于“红色经典”的美好记忆。

  这样说来,单方面责备投资商也是有失公允的,他们顶多就是敏感地发现并利用了这种现实性。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倒是,这种现实性究竟是什么?

  我猜想,它或者应该是指现实中的某种缺失。比如英雄主义、献身精神、纯真爱情、道德情操,这是很多人的一种看法。而近年来人们说得最多的,则是道德滑坡、灵魂堕落、信仰弃置、价值沦丧。这种议论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使我们感到窒息。于是,作为对这种缺失的补偿,“红色经典”拥有了进入现实领域的一次机会。人们在寻找重建道德伦理资源的时候,将所谓“红色经典”纳入自己的视野也是很自然的。

  而“红色经典”也许真的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这种想法不能算错,但却有其局限性。因为,对于现实的判断以及如何弥补现实的缺失,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向前看,发展现实中的新的可能性,促使其内部生长出新的力量;另一种就是向后看,发掘历史中可以借用的资源,为现实提供必要的参照。

  我们很难说哪种办法更好,更有效。

  现在,后者的呼声似乎更大一些,当然也更加便捷一些,但问题是,如果我们不能理性地面对“红色经典”,不能从现实性的需要出发,重新书写和解释这些“经典”,负面效果就可能大于正面效果。

  所以,改编是必要的,但改编不是复制,不是照搬,也不仅仅是将文字变成影象,改编是站在今天生活的土地上对历史进行重新的开掘。

  实际上,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完全不同于产生“红色经典”的那个现实,要用那时的药方治现在的病,治愈率一定很低,弄不好还有吃错药的可能。文/解玺璋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天下第一楼》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