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驻洛杉矶记者支林飞报道前一阵,《冷山》导演安东尼.明格拉以及女配角齐薇格来华宣传影片,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大牌导演和演员到中国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宣传,这着实让许多人兴奋一把,记者见面会上,有记者问完问题后就索要签名,让齐薇格吓了一跳;近日,又有好消息传来:借此宣传之风,五一档期里《冷山》已经突破1500万票房。
因此,有记者断言:以后这样的明星还会来许多。
另一个普遍的乐观态度是:好莱坞越发重视中国市场了。
实际上,这种想法太一相情愿了。
先来看看这次“《冷山》中国行”的诸多偶然因素: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对中国非常有感情,他在12岁的时候就曾经给中国大使馆写信,索取更多的中国资料,这次来,他又专程去拜访老朋友陈凯歌。而最佳女配角齐薇格也把许多时间放在了老舍茶馆、长城等地。他们来华的用意就多少可以理解了。
还有人说,《冷山》在美国票房不太好才来到中国,意欲开辟海外市场,这种说法也有点往脸上贴金了。要知道他们来一趟宣传,现在也就1500万左右票房,而他们在国内也达到近一个亿“美元”收入。
一个亿票房不理想,就专程跑到一两百万美元票房的中国,这太不可想象了。
要知道,一两百万美元票房,美国排不上号的电影也能轻松挣到。
因此,无论如何,得不出好莱坞重视中国市场的结论。
好莱坞的注意力仍然是欧洲(重点是英法德),亚洲也就注意日本。有的首映式选在日本(不像《冷山》首映已经过了大半年),或者拍摄以日本为题材的电影(如《最后的武士》)。对中国,最多只能得出不漠视的结论。原因很简单:他们看中国,能看到市场,却看不到钱。
美国的电影收入主要靠两块:电影门票以及DVD。
先对比一下两国电影的门票。
美国电影票白天一般是6元,晚上是9元,而很低阶层的月收入也在1500元左右,对他们来说电影也就是一份快餐的钱,而里面的环境又都很好,甚至于,你买票进去,可以在里面多个厅里看多个电影,比如6到8部,最多的时候,6元钱能看18部,这真正做到了对一个低收入人来说也是大享受。于是,几千万人奔向电影院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国内,一个电影经常三四十元,一般收入家庭都觉得贵,很难从容走进去。
再看DVD。
在美国,再好的电影也不会占据一个月的时间,有太多新的电影等着上映,因此,看不到电影,就买DVD,或者做一个收藏。它的价格是电影票价的几倍,是高收入者的钟爱,因此总体收入也不低,有的大片DVD能卖到上亿美元也不难。
国内的DVD价格低,却很难到发行商的手里。
如此,这个市场就很难对好莱坞有真正的吸引力了。
那么他们的重视也就是很远的事情了。
也许有人会说,不重视也无所谓,他们重视了,对中国能有什么好处?
其实,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他们在中国大获丰收,意味着中国的市场进入良性轨道,则国内影片不一样获利?而最终,是想让电影成为整体经济的拉动点,现在,电影在中国经济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美国加州,电影产业大大刺激了就业,刺激了经济。
当然,最终,中国电影应该可以向世界展示文化,现在在美国空军陆军,都有专门的预算,就为了和好莱坞搞好公关,希望他们展示自己积极的东西,他们拍出来了,全世界也都看到了。
真的希望有这样的时刻来临:
某一天,某好莱坞大片在中国举行首映式。
某一天,中国电影在好莱坞举行首映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