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科拜恩保龄》是这样开头的:这是美国一个普通的早晨,学生们开始上学,农民们开始耕种,送奶的工人开始分发牛奶,而我们的总统开始计划轰炸另一个国家。在影片里面,左派导演迈克尔·摩尔还清算了一下美国历年出兵他国造成的死伤人数。
在这部纪录片中,摩尔只是顺带地挖苦了一下政治,而到了《华氏911》,政治则是全部了,总统遭到了正面的批判。这部纪录片这次夺得戛纳电影节大奖,反映了艺术批判政
治的强烈现实需求。
事实上,此前还有一部政治批判纪录片《战争迷雾》,获得本年度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它记录的是当年越战时期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对战争的深刻反省,提醒布什政府不要轻易玩火。
在布什总统宣布国家处于“战时状态”的时候,仍然有如此直截了当揭露和质问白宫的影片出现,反映了左派人士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勇气。
在美国,我常听到的一个抱怨是:美国已经变成一个一党制的国家了!发出如此哀怨的当然是一个民主党人士。在他眼里,共和党问题越来越多,而民主党力量却越来越弱。而这二者互为因果:正是民主党的虚弱导致共和党的嚣张,又正是共和党不遵守民众政治规则,比如不惜撒谎以笼络人心,导致了民主党的虚弱。
实际的原因远比这个刻画要复杂。大体而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在我们这个行星上一国独大,它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于是政治上日渐保守,人心日渐自大。民主党中那些观点激烈的人士越来越不受欢迎,沦为大学校园中光说不练的自由知识分子,而那些跋涉仕途的人士则为了迎合选民变得越来越中庸。除了当年民主党人克林顿总统个人的风光之外,民主党的整体表现乏善可陈。而共和党方面,既能说会道,又善于实际操作的基层干部越来越多。如果伊拉克战事不是如此狼狈,民主党人几乎没有登台唱戏的机会了。
在美国,始终没有成长出一个“第三党”的重要原因,我以为是民主党和共和党都练就了一番“吸星大法”:新冒出来的党派有什么选民支持的点子,他们马上就吸收进去。比如,当年绿党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主张,就迅速被两党采纳,变成了自己的政治纲领的一部分,然后它们以自身远比绿党强大的力量实践之,绿党最后就成为一个贡献点子的民间组织了。现在,这种情形在两党之间也出现了:大选当前,布什总统一改其愚顽、强硬的面孔,也开始讨好新闻媒体了,也开始奔走于乡间田野了,也开始寻求国际合作了。
但是这些并不能让美国的有识之士放心。在他们看来,无论布什总统如何善于采纳不同意见,也无论他怎样信誓旦旦,只要政治平衡力量被打破,权力失去了监督,所有的许诺都可能是谎言,所有的改良都可能是假相。
因此,最近的美国媒体和文科校园几乎变成了另外一种“一党专制”,齐声怒吼,痛斥共和当局,支持民主党人。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重建政治平衡,保持权力制约。而全世界的有识之士都关注他们的这种努力。
这就是纪录片《华氏911》获得成功的社会背景。(长平)(作者系加州大学伯克利新闻学院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