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荣
这两日,中国影坛上风头最劲的人物,不是张艺谋,不是王家卫,也不是刚刚夺得戛纳影后的张曼玉。而是著名的香港电影人吴思远。因为在上海电影节的炮轰事件,使得吴思远近日人气激增,成为各媒体的宠儿。包括电影局的领导也不再小觑,一一回击。彼此你来我往,见招拆招,甚是好看。
回看此番话题焦点,却是老生长谈的内地电影政策问题。只是吴思远果然人如其名,话中带刀:“以前有关电影的一些方针、政策应该全部推翻,重新建立”。言论虽然激烈,但也颇有番道理。比如内地审片尺度问题、院线发行问题。这已经是明眼人早已看透之理,但内地电影问题之复杂也并非朝夕便可解决。比较韩国、泰国电影近两年在亚洲翻云覆雨,在欧洲以及北美也高歌猛进,现在的香港电影未免有些力不从心、英雄气短。心急之余,发发牢骚也情有可原。
但是果真如其所言,内地放开市场,便可使香港电影咸鱼翻身吗?回望今年香港之电影,可称为“优秀”之作少之又少。无论在艺术性与娱乐性上与以往比较都大打折扣。近些日子于家中看旧片,且不说那时的成龙、周星驰,单只说一部《老虎出更》,由刘家良导演,周润发与李元霸主演。此片当年的票房差强人意,发哥也并非“笑傲江湖”。但其片之搞笑、火爆使得当日在座一帮朋友唏嘘不已。
然而若使此片产于今日,睥睨票房定是当仁不让。而今,所谓的“大牌云集”、“诚意之作”又是怎样的一个景象?前段时间爆炒的《江湖》,内地没有引进,但其在香港票房又有几何呢?观众反应又是怎样呢?再反观今年所谓的“爱情喜剧”多到泛滥,从《花好月圆》到《性感都市》,从《七年很痒》再到《窈窕淑女》。局部桥段尚引得观众一笑,但看过之后便味同嚼蜡,所剩影像未几,也是人所共识。这俨然成为现在港产电影的“大环境”。
不过这时某些香港影人却迁怒于内地政策之弊端,而没有反思自己是否真心诚意为观众制作电影。不但失却了内地市场,甚至连本港观众也不再受落。谁之过?换言之,倘今时今日,香港电影人拍得出如《黄飞鸿》、《家有喜事》、《金枝玉叶》、《女人四十》等叫好又叫座,且老少咸宜的佳作,内地有何理由不让上映?又有何理由让自己沦为票房榜边缘的看客?不去用诚意拍出一些像样的Ⅰ级片(香港电影分级制度注明:所有观众皆可看),却总在ⅡB(题材与内容与Ⅲ级片只一步之遥)的边缘兜兜转转。这便是港片的“怪现状”。
说到底,自强仍需靠自己。香港电影人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为什么今日拍不出让观众满意的影片,而不是顾影自怜,苦等嗟来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