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今年的上海电影节突出了它“服务观众”的特色。如组委会有关负责人所言:“自收自支的电影节很大程度上就是缘于观众的支持。”为了回报观众,本届电影节可称是开办至今影院设施最完善、分布点最合理的一届。共有15家观摩设施一流的影院、20个放映厅集中展示中外优秀电影,总放映场次在580场以上,许多影片是利用周一至周五下班以后的时间放映的。另外,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吸引了来自世界51个国家和地区、578部报名影片,这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六届以来也是最多的一届。
虽然本届电影节规模宏大,但它实际的“含金量”又有多少呢?首先,电影节国际评委的知名度有所“缩水”--记得第一届电影节“大师”云集,既有来自美国的奥利佛.斯通,又有执导过《蜘蛛女之吻》的巴西名导赫克托,而本届电影节恐怕只有阿萨亚斯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原因并非他导演的电影,而是因为他是张曼玉的前夫。其次,在本届角逐“金爵”的参赛影片中,鲜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电影。一位看过所有参赛片的资深影评人对记者说:“本届参赛片可谓集‘闷片’于大成。沉闷之极的‘代表作’是《特玛拉》。很多观众在剧场里呼呼大睡,坚持看完的观众也不明白影片究竟想说什么。”
此外,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除了斯特里普如约前来之外,少有“国际”分量的明星出席,在电影节开幕式上,红地毯几乎成了亚洲明星特别是香港明星的“秀场”(作者: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