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个人好恶,对于《十面埋伏》,记者必须致以敬意———因为从传播学角度上说,即便20年后看,成千上万人为了一部娱乐片分裂成两大阵营,并充满激情地争论,也绝对是值得研究的历史素材。
记者曾经留心阅读了有关《十面埋伏》的各种评论网页,其讨论热度恐怕超过了有史以来任何在中国放映过的影片。以新浪网为例,影片放映4天后,网友评论竟然超过了上千
个网页,其中以理性的争论居多,当然也包括粗鲁的漫骂和手段低劣的“托”。尽管《泰坦尼克》曾经创造了3.5亿的中国票房奇迹,但从参与热情来说,《十面埋伏》更胜一筹。他从另一侧面印证了随着互联网交流平台地位的确立,广大中国网民“小我”的个性和才能已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即便是手段粗糙的“托儿”的存在,似乎也当被看作这一“文化现象”的副产品)。
到目前为止,围绕《十面埋伏》的种种讨论似乎已到了尾声。记者认为:尽管有不少强势的传统媒体在《十面埋伏》宣传过程中“立场缺失”,但是,由于网络力量的崛起,这种“遗憾”得到了部分纠正和警示。相对影片所引起的“新传媒风暴”来说,其票房成绩反而是微不足道的。
20年后,迟钝的中国学者或许会研究这一现象:2004年7月,《十面埋伏》上映,掀起了新式娱媒向传统娱媒争讨“话语权”斗争的开始。 晨报记者李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