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文
音乐剧是舶来品。尽管在国外,随着百老汇的声名远播,音乐剧早已风靡各地,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中极富生命力的一种剧场表演形式;但在国内,由于缺少足够的作品支撑,这种都市消费文化一直没有得到普通观众的认知。
不过近年来,随着《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境外音乐剧的成功引入,人们对音乐剧的兴趣升温,国内音乐剧的创作,也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被期待的领域。然而究竟何时打上“中国制造”的音乐剧能出现?能叫响?一些专家并不乐观,认为缺乏音乐剧的专业人才,缺少音乐剧的运作经验和成熟的原创剧本,乃至缺少有实力、有魄力的投资方,都是制约国内音乐剧创作的几大不利因素。可就在这种情形下,年终岁末的首都舞台却爆出了一个惊喜------著名的军队艺术团体海政歌舞团和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强强联手,以海军剧作家周振天、作曲家付林、歌唱家宋祖英、吕继宏等,结合国内专事音乐剧研究创作的知名艺术家冯柏铭、廖向红、刘彤、黄海威等人的组合,全力推出一部长达三年潜心制作的大型原创音乐剧《赤道雨》,一举打破了当前音乐剧坛的沉寂。
在西方层次分明的文化市场里,载歌载舞的音乐剧始终是一种毫不讳言的大众娱乐型艺术形式。尽管在多年的发展和提炼中,一些久演不衰的剧目几近完美,各类型的音乐剧也呈现出多种风格,但整体而言,音乐剧的美学特征仍是典型的大众趣味:轻松活泼的格调,喜剧幽默热烈的剧场氛围,悲欢离合的通俗浪漫故事,穷小子一夜成富翁的金钱梦或灰姑娘式的爱情梦,辅之以社会风情和人情世态作为调剂……音乐剧最大限度地满足着男女老少观众们心理和视听需求,因此呈现出鲜明的商业化特点,不仅在欧美文化消费市场上大获成功,更进而演化为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化产业。
也正因为如此,此番海军创作集体推出音乐剧《赤道雨》,将向来严肃的军事题材与大众化的音乐剧相结合,着实是一个颇富创意、令人惊奇的选择。一直以来,军旅题材的文艺作品,因其所承载的政治意义和主题的重大严肃性,乃至军营生活自身的单调枯燥,往往自觉地远离娱乐性,呈现出严肃甚至不乏沉重的正剧面貌。《赤道雨》的出现,恰恰为变换多种角度和风格来拓宽军旅题材的舞台表现形式,提供了一种可能。与此同时,这也注定了《赤道雨》有别于常规军旅题材剧作的“男类”形态。
首先是剧情结构。
《赤道雨》虽然以我海军编队环球出访为题材,但定位却是一出具有爱国情怀的浪漫情感剧。全剧因此没有正史正写航行中的波涛风险,而是以三个春天里,海军舰艇编队的三次环球出访作为主体框架,精心构筑了一个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新一代海军舰长潘天雨和旅居海外的恋人肖可悦的生死情恋,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酣畅演绎了这对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重逢、误解、离别和团聚,展现了军人感情丰富的另一面。尤其当潘天雨得知航班失事,以为永远失去了肖可悦时,心灵的忏悔与煎熬,以痛彻肺腑的激越旋律表现出来:
“是我亵渎了真诚?
是我摧残了信任?
我该怎样面对,每一个如血的黄昏?
我该怎样面对,每一个坦荡的黎明?”
而经过漫长的期待,二人奇迹般相逢于迎接中国军舰的美国码头时,剧作则有层次地展示他们兴奋、犹疑、试探和欣喜的心理过程,曲调欢快的重唱旋律揭示出了彼此情感的忠贞。女主人公肖可悦更集中体现了剧作的爱情主旋律,特别是当误解消除,云开雾散时,她唱出了全剧最华美的爱情咏叹调:
“爱是长天阔野,爱是小桥流水,
爱是两心相悦,爱是一生无悔!
我要像一只海燕,栖息在你的船桅;
我要像一只鱼儿,追逐在你的船尾;
我要像夏日的彩云,在你的头顶萦回。”
曲折萦回的音乐语言,细腻委婉的心里描绘,令观众随之进入到舞台情境中,沉浸于情节和情绪里。
无庸置言,这样一个浪漫爱情的情节设置,是《赤道雨》力求商业化,力求更加贴近当下青年观众欣赏口味、真正进入文化消费市场的结果。因为选择了音乐剧,就不可避免地选择了大众化和娱乐性,而在通俗的大众文化中,无论是畅销书、热门影视剧还是流行歌曲,都市爱情,都是最具市场潜力的情节类型之一。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赤道雨》的选择,在军旅题材领域颇有些“离经叛道”,却又不乏文化意味,尽管对这一点,人们依然意见分歧、见仁见智,但其尝试运用市场化规则来创作的清晰意识,以及投身市场、接受检验的勇气,却是不可漠视的。
当然,追求通俗化、娱乐性,并不等于全然摒弃意识形态的存在。事实上,大凡西方久演不衰的音乐剧成功之作,剥离了五光十色的商业化外表,也总是会显现出某种价值判断。《赤道雨》便是以一种更潜在的方式,秉承着军事题材固有的精神特质。剧作取材海军舰艇编队环球航行成功的盛事,就是意在表现我海军发展、国盛民振的大主题,虽然此意没有被直抒胸臆地铺排成主体情节,但却潜在地进入了情节的每个环节。因为过赤道,是中国海军从浅蓝走向深蓝、走向大洋的标志,也是国家强盛的标志。近现代史上,外国军舰曾横行于中国的领海;如今,作为和平与文明使者的中国海军出访并停驻在这些国家的军港,其本身便是极具象征意味的历史时刻。正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才有了剧中男女主人公的重逢,有了女主人公爷孙俩最后的归来,有了前国民党将领姚汉唐激情喷发的咏叹“回来了,我的祖国……母亲!”人物离别归属的个人命运,就此与军人的使命、与国家的兴旺紧紧契合,剧作的历史层面也得以延伸。
不仅如此,剧作还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作为情节叙事线,分别描述了在夏威夷、在南非、在美国本土,我海军的到来,在世界面前和海外华人心中所激起的巨大回响:欣喜与误解并存,心向华夏与“中国威胁论”对抗……全剧正是以此构置冲突、推进动作,才在故事层面上,完成了一个跌宕起伏的爱情传奇;在舞台表现上,是我海军挺进大洋、遍访五洲的航迹;在精髓内里,则是中国海军与世界相握的友谊之手和海外游子盼归的希冀。
《赤道雨》的“另类”,还在于编导们全力打造的浪漫风格。
当下,国内音乐剧的航船由海军率先启动,也许并非偶然。事实上,除了战舰猎猎、金戈铁马之外,海军的确还有着其他军种所不具备的旖旎与浪漫,这是蔚蓝深邃的海洋所赋予的独特气质。而这种浪漫,恰恰与音乐剧的魅力不谋而合。因为音乐剧不追求过于复杂的叙事结构和人物性格,但却强调用声、光、色等视听元素来制造梦幻情境、渲染舞台气氛、点燃观众情绪。
也正因为如此,《赤道雨》的编导们紧紧抓住海军题材的独特性,不仅从剧情上特别设计了飞机失事、漂流瓶传情这样的浪漫情节,更着力挖掘了环球出访这一题材先天具有的浪漫、娱乐因素。在剧中,三次环球出访的所到之地------夏威夷、南非和美国本土,也成了一次次有意味的文化之旅,不仅给剧作提供了跨文化展示民俗风情的场景空间,也给音乐剧的载歌载舞提供了广阔的演出平台。美国华人社区迎接海军的雄狮舞,海军招待酒会上华贵的圆舞曲,白领工作区极富动感的现代舞,洋溢土著民风的非洲草裙舞,以及年轻海军战士朝气蓬勃的海魂舞,让人目不暇接,多层次,多角度营造出色彩缤纷的舞台景观。
舞美设计则运用写意手法,以可变换组合的框架造型,象征性地展示着海洋、沙滩、战舰、码头等等场景,配以丰富绚丽的灯光效果,共同营造出强烈的浪漫氛围,尤其是幕前那道纷飞而下的赤道雨,立时产生美仑美奂的意境,力图带给观众一种视听的冲击力。
作为一部军事题材剧作,诸多时尚流行元素的加入,也是音乐剧《赤道雨》又一个“另类”的亮点。在剧中,不仅有流行乐化的动听曲调,绚丽时尚的服饰,多姿多彩的劲舞,更有宋祖英、吕继宏、霍勇、储智博等当红歌唱和影视明星的加入……如此种种,都使该剧融入了更多当下的流行文化而富有时代气息,也使军事题材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赤道雨》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剧名。
作为建国以来首部军事题材原创音乐剧,《赤道雨》力求将严肃的军旅主题通俗化,陌生的音乐剧样式熟悉化,在一种拼贴式的绚丽中,为观众们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独特的军旅景观。观看《赤道雨》,你可以视之为中国海军的世纪传奇,可以去看情感离合的浪漫故事,亦可以专心享受声、光、电所营造的艺术大餐……无论如何,只要能带来愉快和满足,那便是经典音乐剧追求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