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个官司在审,一个叫张铁军的告了王晓京。据原告说,二人的恩怨是这个样子的,几年前,张铁军突然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构思,打造一支流行化的民族音乐表演团体,名字都起好了,叫“女子十二金钗”。结果,被那王晓京……眼见“女子十二乐坊”漂洋过海席卷东瀛,悲愤莫名,遂含冤告状云云。
到底是“金钗”还是“乐坊”,官司没结,谁也搞不清楚(即使官司判了谁又能搞得
清楚呢?),笔者也没兴趣考证,倒是对“女子十二乐坊”有些复杂的感情。
记得笔者小时候,内地娱乐界是港台明星的天下,人家当时的口号是“飞碟巨星耀亚洲”,作为文化大使的齐秦周润发早就实现了两岸的“三通”大业;当我长大后,港台有点衰了,但日本青春偶像又来了,《东京爱情故事》成了绕不过去的爱情圣经,一时间日本文化娱乐影视让爱国分子痛心不已;好在日本这股潮水退了,“韩流”又吹过来了,都是兄弟国家,没有历史包袱,韩国文化来了影视歌三栖席卷,搞得我每天晚上睡眼惺忪地陪妻子看《人鱼小姐》。
虽然笔者不是民族主义者,也知道我们的流行文化需要别人给补钙,不对,补课,但深感被如此三番轮流上阵,长期下去不是个办法。现在有了“女子十二乐坊”,稍微摆弄了一下中国民乐,就成了全日本最火的乐队,而且要走向美国,专辑销量有若干个白金,把个日本四十岁以上中老年人听得如痴如醉。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文化出口“产品”。让人大大松了一口气,证明我们的文化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正在这时候,一位二胡大师发出了批评,“艺术不是靠美女上阵、蹦蹦跳跳包装出来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二胡没有了,只有那十二张脸。”
笔者正被“战报”鼓舞的时候,听了民乐大师这句话,差点丧失了判断力。经过苦苦思索,终于得出这样一个观点,这整个是两码事,大师心痛的是民乐,我们欢呼的是流行,而“女子十二乐坊”
是中西合璧的、古今结合的市场化的流行乐队。如果大家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也就没有矛盾可冲突了,令人难过的是大家都那么较真。李耀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