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对电影的认识还停留在对影片主题深度和社会意义的争执上,而在电影形态上却少有探讨,这直接导致了那些所谓主题深刻,批判性强但粗制滥造的影片的出现。抛去资金、场地等客观因素不谈,创作者在拍摄制作一部影片的时候无疑要在制作上多些考虑。有创作的冲动和想法固然是好的,但如何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这就要关系到制作上的问题了。
郑克洪作品《沉默的远山》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是一部低成本的主流电影。主人公是一名基层干部。影片叙事简单,影像写实,着力还原生活,使观者在观看的时候就不像是在看电影,而是见证真人真事。如此逼真的视听效果给予观者的是视听的享受,坐在电影院里绝不会觉得闷,觉得假。譬如搓玉米的声音,周国知喂妻子喝鸡汤的声音等都非常清晰,可见创作者的细致和用心。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创作者也是煞费苦心,着力还原生活的本真状态。周国知是一名农村基层干部,结合人物原型的生活习惯,影片为人物设计了粗布条的以黄布衣为主的服装,符合人物身份,体现了人物简朴的生活态度。在场景的选择上,主创人员曾一度选择在周国知居住过的老屋进行拍摄,后来顾及到周国知妻子的感受,才重新选择了另外的拍摄场景。由此可看出主创人员创作的严谨,尽力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是真的生活。为了突显真实性,演员全部采用方言对白。影片本来要用著名演员李馨雨饰演周国知的爱人汪碧秀,后来就是因为语言上不过关,导演最终忍痛割爱。可以说,影片具体体现了阿斯特吕佛提出的影像的物质现实复原理论。
4月3日,在影片的观摩研讨会上,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在对影片的表现形式大加赞许的同时对影片的制作水准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说,电影制作的教育强化的就是这样的视听效果,不在内容,而在表现。张院长还表示,这样的影片应该让我们电影学院广大的学生都看一看,不用告诉他们主题意义,让他们自己体味就可以了,可以告诉他们电影语言语法的控制,用技术的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影片,教他们如何创作、拍片,如何对待片中的人物,在看过那么多拍摄的英雄人物的片子之后,体会这样一种不同风格特色的英雄人物(吴振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