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赵本山制片的《马大帅》和管虎导演的《生存之民工》登陆各地卫视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之后,由资深制片人张纪中亲自操刀的又一部反映当代民工生活的20集电视连续剧《民工》近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且有望再攀收视率新高。笔者以为,民工剧的成功在于盘活了当前电视创作中的三口“气”,而这正是其他类型剧所缺少的。
第一口“气”:情节真实
不同于爱情剧的浪漫,戏说剧的调侃,武侠剧的刺激,涉案剧的惊险,财经剧的奢华,荧屏民工剧绝不是为了煽情或者“养眼”,而是呈现了当代民工生活中最真实、最富有质感的一面。《马大帅》中的马大帅送过盒饭,代人追债、哭丧、陪聊、做护工、当陪练,在城市里到处打零工,一不小心还莫名其妙地进了拘留所……《生存之民工》中的民工们一开始就遇上拖欠工资、上当受骗的烦心事……而刚开播的《民工》则讲述了鞠广大、鞠双元父子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往返奔波讨生活的苦辣酸甜……
对观众来说,在厌倦了某些电视剧中真实的谎言、虚幻的承诺和无厘头的滑稽杂耍之后,也开始将目光回归到平常人和平常事,从中体味时代人生的微妙变化。惟其真实才可信。惟其可信才感人。
第二口“气”:本色表演
如果说剧情真实是民工剧创作的生命线,那么剧中演员的本色演出和真切细腻的情感表达就生动地传达出当代民工性格的精气神。《马大帅》使用了大量的民间草根语言,让人莞尔之余也领略了东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智慧。在电视剧《民工》中,擅长“造星”的张纪中一反常态,没有依靠任何知名演员,一律起用新面孔担纲。
相比之下,《生存之民工》在本色表演的道路上走得就更远。全剧基本采用肩扛摄像机跟拍,不仅四十多位非职业演员全部来自真正的民工群体,就连专业演员马少骅、陶泽如、雪村等人也洗尽铅华,完全融入角色。按导演管虎的话说,他们已经到了“蹲在街边也没人看一眼”的程度了。作品以朴素粗糙、本色写实的手法直面都市底层社会生活的真实,表现出这些游走在都市和乡土之间人群的生存与茫然,幸福与悲伤,希望与彷徨。
第三口“气”:社会关怀
民工剧创作的第三口“气”得益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新闻舆论的文化关注,这也使它成为继涉案剧之后一个新的电视剧创作热点。
民工剧中的人物形象和命运转折感动了无数的观众,而现实生活中的民工们也正凭借着自己的勤劳自尊与乐观上进努力扭转着城市人群对他们的误解与认识偏差。当然,现实生活中的民工们希望的不仅仅是荧屏里的感动,他们还希望城市观众们明白,民工并不需要廉价的情感施舍,而需要一份基于人格平等的尊严,他们不需要怜悯和同情,而需要一个充满善意的微笑。这也正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