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戛纳值得把玩的电影还没有美女来得精彩,戛纳都平淡如此,全球电影可见一斑。华语电影去势汹汹,但斩获不大。《青红》的评委会奖总算是让华语影人没有空手而归,但也还没到值得欢庆的程度。
所谓评委会奖,地位相当于鼓励奖或者传媒推荐奖,是非常设奖项,有的年份就不颁发这个奖项。颁奖原因多为评委会内部有某一两位评委对某部影片极富好感,或是对于这
位导演个人或是他代表的现象给予认可,但影片又不足以获得更重要的奖项时的一种补偿。所以王小帅只领到奖状没拿到奖杯。最典型的例子是伊朗美女导演萨米拉·马克马尔巴夫,她就曾以《黑板》和《下午五点》获得过评委会奖。
一般观众可能容易将评委会奖和评审团大奖搞混,但这两个奖项之间实在是区别相当之大。评审团大奖仅次于金棕榈奖,而且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之间有种微妙的平衡,金棕榈奖多少有点戛纳要拿出来震震世界影坛的意思,所以各方面都要说得过去,评审团大奖却是整个评审团更加偏爱的作品,它多少更代表影坛的创造力和先进生产力,在某些方面来说可能更意味着世界电影的发展趋势。所以拿过评审团大奖的是姜文的上一部作品和朴赞郁的《老男孩》这样剑走偏锋但力道十足的作品。今年的评审团大奖是吉姆·贾木许的《破碎之花》,看组合大致就能判断出作品的气质是符合评审喜好的,当然作品可能还是差点意思,要不然贾木许不能输给达登兄弟。
达登兄弟的《美丽罗塞塔》当年是戛纳的黑马,《儿子》也拿过影帝,但说实话这兄弟俩的作品在欧洲艺术片中属于那种匠人气比较浓的,极少神来之笔,也就走走纪实或人性的路线,所以今年戛纳又把金棕榈给他们,可见实在是挑不出压得住的作品了。
《青红》今年能够拿一个评委会奖多少和戛纳对于中国第六代导演浮出水面这一现象的关注有点关系。第六代曾经是西方评委力捧的一批年轻导演,亚洲电影的新希望曾经是寄望于这批年轻人的。三年五年过去,大气候没有形成,如今浮出水面,怎么着也是一个新的姿态,值得继续观望。
戛纳的平淡也就意味着世界电影整体趋于平庸,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今年的戛纳在电影上是让人兴味索然的,远远没有一部作品的出现带来的激动超过了苏菲·玛索的走光。
我就饶有兴致地在电脑上超过十次以上观看了苏菲·玛索走光露点那一瞬间的神情,设计台词的话恐怕是“哦哟喂,老娘今次糗大了”。玛索那一瞬间的神情,至少在她表演的电影里我都还没见过如此杰出的表现。西方媒体称之为“红地毯上最美丽的意外”,我不禁要联想换作是中国去的女明星也出现同样状况的话,东方人的自卑和自尊将会让我们以何种方式来看待这种“美丽的意外”?(表江 北京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