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是电影学院导演硕士,去年她的电影处女作《电影往事》在多伦多等国际影展颇受好评,于是在国内寻找发行与供应的机会,就成了她的一个心病。这个心病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去年在国际影展上同样得到肯定的杨超《旅程》、朱文《云的南方》等一批新导演的获准公映的处女作都还是待字闺中,这有点像嫁出门闺女始终没能和丈夫圆房一样,拖久了自然就有病症,症状无非是失去创作的活力、以及失去投资方对其的信任,最终导致年轻导演电影生命力的丧失。
不过小江还是幸运的,因为据说《电影往事》在海外还是卖得不错,她的第二部新片的投资也基本落实,她说《电影往事》也将于下月开始在国内公映,发行方投放70个拷贝,但她的顾虑是,发行方目前还没有什么宣传,70多个拷贝给谁看?
她的忧患是对的。我看了一下6月北京影院的排片,基本还是绵延的《星战》,不仅仅是这部很少宣传的《电影往事》,就连戛纳获奖的《青红》估计也很难有什么票房的大起色。在市场的现实前,我们的确很难要求影院的经营者对这些处女导演们有什么义务,但国内市场的确是维系年轻导演和电影投资者的生命力的根本所在。特别是年轻导演,她要的就是一个本土文化环境的群体承认,谁也脱不了这个俗。
不过最近也有件让小江高兴的事,她正和几位年轻导演一起拍短片《留着这一刻》,每人拍一部3分钟的电影短片,都是发生在北京的故事。我觉得这件事可以拿个年终最佳创意奖,算了一下总投资不过160万,但却让8位年轻导演有了一次胶片创作的机会。据说该片的投资方并不打算从影院回收这投资,据说还有包括福特这样大品牌的赞助,加上手机电影的下载,保本是肯定的。
其实主题短片集锦是电影的重要品种,陈凯歌参加的《十分钟年华老去》甚至李安、吴宇森、王家卫参加的宝马汽车短片,都是值得影迷品味的好片。用打破常规电影市场运作的主题短片,来鼓励内地年轻导演的创作热情,对于投资方来说,是件名利双收的事,也足以慰籍越来越多对电影胶片陌生的年轻导演们。但这不能算是治本,解决处女导演的心病还需要相当长时间坚守,好在再长的隧道总有尽头。杨劲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