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时代人物周报:林志玲,美到让你闭嘴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19:56 时代人物周报

时代人物周报:林志玲,美到让你闭嘴

林志玲

    记者 李榛 从2004年开始,全台湾都在谈论一个名字——林志玲。她不拍电影,不出唱片,甚至连电视剧都没露过脸,这样的人算不算娱乐圈都难说,30岁的她也早已过了模特的黄金年龄,但林志玲的出现打破了种种界限和禁忌。1米75的身高,34C、
24、36的身材,林志玲一夕爆红,不到一年就被称为台湾第一美女。

  “未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名15分钟”

  台湾李奥贝纳广告执行创意总监吴心怡表示,她大概在2004年6月左右,才第一次听说林志玲的名字。“让我感到非常有意思的,是她的年纪,这次吸引大家目光的,不是十七、八岁唱唱跳跳的歌手,而是一位30岁的女人。”

  为了验证林志玲到底有多红,台湾达彼思广告执行创意总监陶淑真则做了一个小调查:在某网站上搜索“林志玲”,结果有62万篇相关网页。62万是什么概念?陶淑真找了其他两位名女人做参照:吕秀莲17万、成名比林志玲早的萧蔷只有7万。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陶淑真决定把性别的变项也拉进来。结果,当红小天王周杰伦13万,能与林志玲匹敌的是言承旭,有92万。

  陶淑真表示,上述调查结果,或许有助于推测喜欢林志玲的是哪群人。她和言承旭大概在同一水平,所以林志玲应该是被当作偶像看待的。

  “在我看来,模特对大众的意义就是‘娱乐’。这个效益让许多平面名人被捧红,他们不用开口,不用表演,只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穿戴名牌出现就好。”这种平面名人的风潮,就像安迪·沃霍尔说过的一句话:“未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名15分钟。”

  当然,被媒体一朝炒红的林志玲,也不可避免成为牺牲品。所有关于她的负面新闻,举凡学历的真假、父母的政党倾向、历任男友的来历等接踵而来。

  至于林志玲能否转进偶像唯美剧,成为真正的“娱乐人”,业内抱观望态度。台湾偶像剧名导钮承泽说:“我对林志玲的认知不多,但知道她很美,在模特界也属顶尖,但要把她放到戏里,我还得多重考虑。毕竟戏与走秀不同,能不能符合观众所爱,还是戏的主要考量。”以《蔷薇之恋》捧红了多名模特的制作人王信贵也说:“我认为林志玲和侯佩岑相同,都属本身行业最亮眼的专业从业人员,但是不是适合演戏,得有适合她的好剧本。”

  “这已经不是各领风骚500年的时代,以平面名人模式走红的林志玲,我们应该关心她还能红多久。即便如此,我觉得林志玲很值得观察,因为她拥有一种让社会闭嘴的潜力。”陶淑真说。

  “明星社会学”的简单考察

  在台湾杂志和广告业打滚20年、现任《数位时代双周》总编辑的詹伟雄认为,“林志玲热”是台湾2004年的一个重大“现象”,因为它搅动的场域不只是传媒而已,甚至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性别、网络等领域。

  在“林志玲现象”背后,我们可以注意到三个互相影响的变量:“明星”(celebrity)、“社会”(society)、“情境”(situation)。一个明星,通常只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才能获得社会中特定社群的认同,从而造就大规模的集体动员,而如果这一个明星聪慧到可以与支持她、眺望她、看守她的社会与日俱进,这一个现象就可以转变成更波澜壮阔的文化运动。

  对林志玲,要分析“明星”、“社会”、“情境”三个影响要素如何运作,把视角拉回到2004年4月她开始走红的起点,场景就显得格外清楚。

  先看情境。当时,林志玲从事模特工作已经超过10年,代言过数十种商品。事实上,她已经是产品发布会上的宠儿,但始终没有人知道“林志玲”就是这位美女的名字,她由“beautiful nobody”变成“glamorous somebody”,转折点正好是台湾大选后蓝绿相争的社会不安时刻。

  詹伟雄进一步调查,如果上《中国时报》和《联合报》的网络搜索系统,可以明显发现,林志玲的新闻是在三一九选举投票后,才快速增加(此一时间前、后8个月的新闻比例约为1:30)。可见之前,林志玲根本处于“未红”状态。

  然后回到第二个观察要素,即“明星”林志玲个人身上。

  和以往台湾人熟悉的美女相比,林志玲当时有几个耐人寻味的媒体形象。

  一. 她有相对较特殊的高学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双学位(“西洋美术史”和“经济学”),打破社会概念里“美女和知识天生有距离”的惯性思维。

  二. 她有相对较高的身高——在台湾熟悉的美女经验里,1米70似乎是个关卡,超过此一尺度的美女通常较不灵活(身体的、才智的),1米75、T型台上动静自如的林志玲,是个显著的突破者。

  三. 她有着异常柔软的个人仪态——谦逊、低调、内省般的特质,辉映前述两项强势天赋,组合成一种公共人物罕见、特殊的优雅和从容。她不会急着召开记者会反驳,不挑衅、不对抗、不制造新的修辞。这种“去语言化”的互动策略,既与叫嚣的成人世界、喧闹的青少年社会脱钩,也同时勾勒一种新鲜的明星价值。

  詹伟雄表示,林志玲的美丽当然不用多言,但美丽的女人比比皆是,林志玲真正出众的是她的“知识经历”、“身体”和“风格”。这三点,让她在台湾蓝绿相争的乱世里,让受苦于政治斗争的人们,在相互咒骂的报纸版面和电视频道里,发现了一块清新呼吸的空间。

  第三个角度是“社会”。去年3月台湾选举的乱局,提供了林志玲成名的时空条件,但这只是社会情绪的短期需求而已。林志玲一直红到现在,红的版图和广度不断扩大,说明社会中有一个群体,不仅只消费林志玲身上短期的清爽和无争而已,而且还进到了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认同”生产和再生产过程里。

  明星的拥趸由少到多、程度由低到高可分为三类:“群迷”(fan)、“选民”(voter)和“族群”(tribe)。“群迷”是感性的,无视明星的负面新闻而矢志追随,是构成明星魅力的基础。“选民”接受明星的感性号召后,会持续与明星的价值观进行对话,具备较大的广度和持久力。“群迷”和“选民”的经济产值都是相对微弱的,由“族群”概念所描绘的社会风格部落认同,才真正是明星经济学里的“杀手应用”(killer application)。道理很简单,经济产值的主要产出者、明星动能的维系者,并不是明星,而是风格部落里的你我他。看看90年代初期的“麦当娜族”、21世纪初日本的“滨崎步族”。当新明星淘汰了旧明星,新兴部落族群将在意识形态或文化的主导权上,驱走老旧的当权派。

  在“林志玲现象”里,可以清楚看到这种“星光权力”的转移——林志玲超越了萧蔷,而“林志玲族”则淘汰了台湾的“四十岁时代”。

  在40岁以上的台湾人中,萧蔷曾是万人迷的大明星。在她崛起的90年代里,萧蔷“美女”和“女强人”的社会形象,与那个年代台湾ODM电子业发达的管理理性相呼应,也与女性首度大规模进驻服务业高阶职位的职场趋势,有着价值与伦理上的亲近性。

  但这种管理理性,已不再是当今新的全球化时代所向往的价值。和林志玲出身背景相仿的新一代,有较佳的学历、较好的英文技能、较多的国际化经验,也有更多的自信与自我实践的渴望,就是说:他们是台湾最具个人主义信仰的新一代。(汕头大学出版社《林志玲X档案》提供文字和图片支持)

  林志玲掐住了谁的脉搏

  -本报记者 韩雨亭

  一位模特的成功,竟然轻易地吸引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体学、星象学等诸多“泛学术化”的讨论与争议,这不得不让人疑惑。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林志玲如此轻易霸占了传媒资源,左右我们的眼球呢?是人类本能窥探欲使然?还是她真的抓住了社会生态中某一脆弱的脉搏?

  有人把林志玲的成功肆意拔高,认为她是台湾社会生态乱到极致后青春返潮的文化符号。至少,在电视上看林志玲总比窥探那个吹嘘“上流美”的许纯美要名正言顺得多。当然,也有人认为她的成功与其他明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没必要附加那么多的意义和价值。

  不管怎么说,作为明星,林志玲用事实说明了自己怎么努力实现其最大的个人与社会价值。对于那些以“美女经济”为业的模特公司老板以及时尚界资深人士而言,她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借鉴的“标本”,破译她成功的密码无异于打开了一个装满钞票的“保险柜”。

  “经纪人发现了她,是一大幸事。作为经纪人,我也希望能遇到这样的模特,但更需要我们学习的是‘林志玲现象’背后的经纪才智。”新丝路副总裁汪桂花说。

  她是传媒下的“蛋”

  “我觉得林志玲的现象不会长久!”这是东方宾利总经理姚戈甩给记者的最终判断。在他看来,林志玲与F4这样的台湾青春偶像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她们今朝是媒体的宠儿,谁又能保证明天她就不是媒体的弃儿?”东方宾利与日本最大的模特经纪公司——奥斯卡公司一直有往来,林志玲的日本业务就是由奥斯卡公司代理的,她每年会有三个月呆在日本。

  姚戈经常去欧洲和一些著名的模特经纪公司交流学习,比如莱斯特、IMG等。欧洲是时装的发源地,欧洲模特出名的渠道主要是演出,而不是媒体,而她们讨好与表演的对象也主要是品牌商、设计师和摄影师,只有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才有希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模。

  “没有狗仔队,就没有今天的明星。亚洲没有几个称得上是‘大师级’的设计师与摄影师,所以,模特出名大部分只能依赖传媒的追捧才行,尤其是传媒比较自由、开放的港台地区更是如此。‘林志玲现象’反映出在港台包括日本,媒体炒作明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姚戈说。

  这个观点,概念98的艺术总监张舰也非常认可。他说:“从专业的角度,我并没有觉得她已成为了一种现象。对于香港和台湾的环境而言,要在短时间内,利用他们成熟的手段与方式,推广一个艺人,是很平常的事。当然,另外一方面,之所以出现她,而不是别人,这可能便有些特别。她起码与符合了社会的某些状态和情景、大众与传媒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有关。甚至可以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许我们就需要这么一个人物。”

  那么,这又不得不让我们反观中国的媒介氛围。姚戈说:“我们公司推名模其实也是靠媒体,但我们只能用正面的手段去宣传。如果我们公司要对一个模特进行话题等多方面的包装,比如裸照等非正面新闻,媒体敢感兴趣吗?不会!我们倒是想制造点绯闻,可是社会并不允许。即使她们在外面有了,我们公司所能做的只能是辟谣和危机公关。”

  当然,即便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与传统的语境下,我们仍然还是能从模特圈看到一些“勇敢者”制造的大陆版八卦新闻。比如,已经过去很久的“张艺谋王海珍事件”,李亚鹏瞿颖周迅的三角恋情都是鲜活的例子。“通过这些八卦新闻,王海珍得利了没有呢?我认为她是得利了,否则的话,还有今天的王海珍吗?” 姚戈反问。

  “时尚、政治、绯闻等等都应当有一个‘市场’的概念,只要有市场,便是有效的。不管是政治的还是娱乐的都是如此。很明显,林志玲便是这种传媒解读下的产物!也就是传媒下的‘蛋’而已。”张舰说。

  没“软件”,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当然,不断制造话题和绯闻吸引传媒和大众的眼球,考验的不仅是幕后的策划团队、媒体环境,更直接的考验对象是模特本人对于“市场”的认识。

  如何把模特的价值最大化?相信这是国内模特经纪公司一直思考的课题,大陆沿用至今的人才选拔方式和手段其实很简单,主要是通过大大小小的模特大赛去发现人才,然后对排名前三位的冠、亚、季军进行“风险投资”。

  在国内模特公司的老板们眼里,林志玲的成功,自然与其完备的“硬件”和“软件”密不可分,同时,她的成功也更进一步启发了模特公司老板的商业思维。

  中国服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钟漫天先生说:“一个模特只要到了26岁之后,便必须思考转行的问题了。可林志玲到了30岁,还能活跃于T型台和电视荧屏上,这最能说明问题。”

  林志玲应当是亚洲区为数不多的“全能”人才。日本奥斯卡公司招收的2500多名模特当中,最强调的便是“全方位、多功能”,只有“全方位、多功能”才有助于她们将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当然,最终目的很简单,就是在她们身上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所以,不管是新丝路、概念98,还是东方宾利、西肯国际,都希望旗下的模特能歌善舞、知识全面,为将来全面步入影视圈、歌坛铺平道路,这是每个模特经纪公司和经纪人的战略。

  北京西肯国际模特公司的经理人周迎说:“大陆的模特公司最缺林志玲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姚戈也感慨说:“通过仔细观察,我发觉林志玲身上具备了许多大陆模特所没有却又不敢有的东西。让我做几个有名的模特没问题,但让我做几个像林志玲这种类型的可就太难了。她确实是太特殊了,从外在的‘硬件’条件看,她的胸、臀以及其他部位的性感度一般人很难达到。再加上她家教良好、思想大胆、应变机智以及国际化的教育背景等‘软件’,更使国内模特望尘莫及。大陆模特的总体状况是传统守旧,经历学识浅薄。即便中国媒体的本事再大,再狗仔,她们也配合不了。”

  概念98的张舰有同样的感触,他说:“我们为什么乐于探讨她?我觉得她身上具有很多亚洲女模特没有的特质:她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和文化修养,不仅外形美,身上也弥漫着一股知识女性‘大家闺秀’式的知性美。我敢保证比林志玲‘硬件’条件好的模特有很多很多。你想想,中国从1989年到现在,可能有100多次模特比赛了,这意味着我们至少产生了100个冠军,她们的‘硬件’都不差。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像林志玲这样级别的模特呢?我想肯定是她们的‘软件’出问题了。”

  以点带面的社会效应

  “个人与社会生态难以割离,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然后产生什么样的时尚潮流,这话一点不假。从林志玲身上可以看出,她的成功与台湾总体的经济与社会环境分不开。”钟漫天说。

  不管是从传媒的报道还是从“林志玲现象”的分析研究性文章中,不难看到研究者们刻意把林志玲的个人成功与台湾的政治社会生态联系在了一起。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解剖林志玲,竟然激发了各领域的专家参与,有人从政治学解析她的出现实际上是人们对台湾政治失落后的精神寄托,也有人从社会学的层面证明她存在的必然性,更有人从星象学证明林志玲的成功其实是“上天的安排”……

  当然,在台湾,成天依靠解读明星为职业的大有人在,每一个新偶像的出现都会有一大帮专家学者在电视上喋喋不休。但另一方面,像林志玲这样声势浩大的还为数不多。那么,林志玲与台湾的社会生活究竟发生了什么关键的结合点?

  名模姜培琳说,林志玲身上透露出的自信、大胆、开放、内秀、谦逊等品质的确影响了不少人,尤其是在台湾政治前途低迷、人文状态紊乱、成人娱乐幼稚的情况下,这种品质更是难能可贵。

  “她可能就是这个时间段的一个符号性代表,如果她不出来,也会有别的人出来。当然从性别审美心态的角度,她与时下倡导的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迥然不同,扮出一副小家碧玉、小鸟依人的样子,重新回归到东方传统女性又有别于传统女性的道路上来,这当然很讨现代男性喜欢。其实,女权的盛行已经让男人心惊胆战、望而却步了,她则反其道而行之,重新勾起与满足了男人的虚荣心,这或许才是她成功‘推销’技术中的社会学解释。同时,这也可能是我们经纪公司今后需要琢磨和研究的。”西肯国际模特公司的周迎说。

  “时尚是一个很广义的东西,它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包括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事件,直接反映了我们的社会潮流。在很多方面,模特必须依赖经纪公司为其包装和塑造。我们需要挖掘出她们身上那些比较个性化的东西,再找到一个切入点,依此在她身上不断制造话题。比如说,她们不但要会巧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并且还要能对一些社会文化现象发表一些自己恰如其分的看法。当然,她本人还要善于不断更新思维,制造话题,这也是我们目前对签约模特的一个理想化要求,林志玲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概念98艺术总监张舰说。

  “很多人把林志玲与台湾总统选举后的社会混乱联系在了一起,但我认为可能没有这么深刻的东西,人为的痕迹比较重。一个流行趋势可能不是某些人主动引领的,而是媒体人员专门归纳出来的。实际上,在整个社会的流行漩涡中,所有人都处于被动状态。林志玲肯定也是从一个点的转变带动一个面的变化,在台湾文化生态趋于混乱时,她健康向上的励志形象在电视上高频率出现肯定会影响一批人。”这是美中时装协会副会长、时装设计师王新元的观点。

  港台美女简史(1960-2004)

  1960

  美女代表王莫愁

  经典画面《蚵女》电影女主角。

  受封名号台湾第一部自制彩色电影的女主角,被封为学士明星。

  美女代表林黛

  经典画面《江山美人》电影女主角。

  受封名号 香港邵氏电影中扮演古典美人的代表,曾蝉联四届亚洲影后。

  1970

  美女代表江玲

  经典画面成名曲《我的小妹》。

  受封名号歌林唱片捧出的第一代玉女歌手,带起70年代妹妹头风潮。

  美女代表胡茵梦

  经典画面《云深不知处》电影女主角。

  受封名号和胡冠珍、胡慧中并称“三胡”,后转型写作,为气质出众的才女型美女。

  美女代表甄妮

  经典画面 成名曲《梅兰梅兰我爱你》。

  受封名号:有着冶艳形象的实力派歌星。

  美女代表林青霞

  经典画面 《窗外》电影女主角。

  受封名号 十八岁起主演十多部琼瑶电影,号称“港台第一大美人”。

  美女代表邓丽君

  经典画面 《小城故事》专辑。

  受封名号 第一位风靡华人世界的女歌手。

  1980

  美女代表王祖贤

  经典画面《倩女幽魂》女主角。

  受封名号 长腿美女,古装扮相深入人心。

  美女代表张曼玉

  经典画面《警察故事》女主角。

  受封名号选美出身,拥有兔牙的清纯美女。

  美女代表刘嘉玲

  经典画面《阿飞正传》女主角。

  受封名号TVB艺训班出身,以美艳形象走红。

  美女代表钟楚红

  经典画面《刀马旦》电影女主角。

  受封名号选美出身,老牌“性感女神”。

  1990

  美女代表李玟

  经典画面 “好自在卫生棉”广告。

  受封名号第一个由台湾歌坛进军国际歌坛的女艺人,带着西方的面孔,对应东方文化,再回到西方世界。

  美女代表  林心如

  经典画面  《还珠格格》电视剧女主角。

  受封名号  新一代的琼瑶剧女主角。

  美女代表  徐若瑄

  经典画面  《天使心》写真集。

  受封名号  以天使之名进军日本,横跨主持与歌唱。

  美女代表梁咏琪

  经典画面《短发》专辑。

  受封名号干净、具有亲和力的美女,以短发带动新风潮。

  美女代表舒淇

  经典画面《玉浦团》女主角。

  受封名号性感尤物、野性美女。

  美女代表萧蔷

  经典画面“伊蕾丝裤袜”广告。

  受封名号九○年代的台湾第一美女。

  2000

  美女代表林志玲

  经典画面金马奖颁奖典礼。

  受封名号台湾第一名模,取代萧蔷成为新的台湾第一美女。

  美女代表  林熙蕾

  经典画面  《FHM男人帮》杂志封面女朗。

  受封名号  新性感美女。

  美女代表  侯佩岑

  经典画面  新闻主播,周杰伦新女友。

  受封名号  人气主播。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