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电视台举行第五届CCTV小品大奖赛,上海选送了19个节目,只捧回了一个优秀组织奖。不久前,文化部举办曹禺戏剧奖,上海地区选送了73个小品,入围的仅4个。
昨天,曾担任评委的著名滑稽演员严顺开与记者说起此事感叹地说:“上海小品要突破创作瓶颈。”
有人为上海的小品创作号脉,指出上海小品创作有两个“瓶颈”:“语言差异”和“剧本、表演差距”。
阻碍小品发展的“瓶颈”
虹口区文化艺术馆创作部主任俞志清: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小品成了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我们看到的小品都是以北方语言为主,掺杂了一些明白易懂的土话。而上海话有它的特殊性,与北方话的语境差异很大,这是制约上海小品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跳出原来的思维定势,重新审视什么才是有上海个性特色的语言。
小品创作业余热专业冷
市群艺馆创作室主任杨立华:CCTV小品大奖赛分两个层次:专业组和业余组。19只小品全部是业余作者业余演员,上海专业组一个小品也没有报送,说明上海的小品创作是业余热专业冷。经验告诉我们,群众艺术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与参与,是很难提高的。因此,上海的小品与外省市相比,在本子和表演上差距大也在情理之中。
好的小品不是小戏
工人剧作家、《阿木林》策划、编剧许如忠:目前全国性小品比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中央电视台领衔的,如春节晚会、CCTV大奖赛等,以观众的喜爱程度为主要标准,有计算“一个小品有几处笑声”之说;另一种是曹禺戏剧奖,讲究立意、哲理,以小见大,专业性很强。好的小品,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反映的都是生活中的片断,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很少有大题材、大制作,但能逗乐,有生活气息,与百姓贴近,看了很轻松愉悦。
我们创作出来的小品常常不是小品,而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戏。这种小戏很沉重,使人难以发笑,观众称之为“不好玩”。
突破上海小品的语言障碍
著名喜剧演员严顺开:小品体现的是人的智慧、民众的心态。上海话确实与北方话有语境差异,其实东北话与普通话也有差异,而赵本山等人的小品之所以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是因为不断吸收普通话中的元素,加上东北特有的意蕴,这就是他们的成功之道。上海有些小品过分依赖于地方方言,在方言上摆些小噱头。由于这些方言的地域性太强,不可能被全国各地接受,因此很难在全国性比赛和汇演中脱颖而出。
情节是靠语言来完成的,语言的个性化、有没有魅力,决定了小品的成败。有人说要创作海派小品,什么叫海派?海派就是一种杂糅文化,善于兼容并蓄,突出自我,这样的东西最会使人着迷。在这多元文化背景下,上海小品创作也要有开放的文化心态,糅合各地的语言,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海派小品。记者 顾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