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京报:不是上帝,是安东尼奥尼(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01:06  新京报
新京报:不是上帝,是安东尼奥尼(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放大》Blowup

    出品:英国1966年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主演:大卫·海明斯薇尼莎·瑞德格雷芙萨拉·迈尔斯

  版本:美国华纳一区版

  花絮:作家、历史学家彼得·布朗内特评论音轨,纯音乐音轨,预告片

  1966年,安东尼奥尼的《放大》震惊了全世界,对一贯喜欢他的文艺片的观众来说,影片的节奏、剪辑甚至主题似乎都与他以往的作品大有不同;对于更多的普通观众来说,影片对20世纪60年代的如实描写,对传统悬念题材的观念打破,以及片中出现的暴露镜头更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近四十年后的今天,围绕《放大》的有些掌故早已变得街知巷闻,例如片中格林威治公园的草坪并非原来颜色,而是导演让人喷上的绿色;又如在片中扮演摄影师助手的是周信芳的女儿周采芹,当年还在艺校读书的德里克·贾曼本来是音乐会那场戏里的群众演员,但却因不愿穿上发给他的那件戏服而离开了剧组……

  但是,还有许多关于影片的秘密,旁人并不知晓。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在片中扮演摄影师经纪人一角的英国演员彼得·鲍尔斯的回忆来将它们“放大”一下。

  鲍尔斯在读过剧本后十分喜欢自己在派对上的那场戏,因为那时我有一大段台词,在他看来这段独白正说出了《放大》的主题思想,可谓全片的关键之一。

  “拍摄的那个晚上,我早早来到现场等待化妆。这时,安东尼奥尼的助手皮埃·哈加德过来找我,他说剧本有些改动。这本是拍电影时的常事,不过我却惊讶地发现,我的那段台词都被删掉了。年轻气盛的我顿时感到了不快,我觉得安东尼奥尼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我告诉皮埃,这段话不应该删,它对整部电影十分重要。我说我要和导演当面谈谈,皮埃回答说,‘你一定是在开玩笑!从来都没人会去找安东尼奥尼谈被他砍掉的戏。’最终,安东尼奥尼答应和我谈,他问我为何如此在乎那段话。我长篇大论地解释了一番,他则耐心地倾听,直到我把话全部说完,他仍保持沉默。于是我又问他,‘先生,你现在会把它放回去了吧?’‘不,彼得。’他回答说,‘因为你刚才的解释正说明了我为何要把它删掉。留着的话,这部电影究竟要说什么就人人都知道了。如果删了,观众就能得出不同的理解,产生争论。这正是我希望的。’”

  来《放大》剧组以前,鲍尔斯拍的尽是些电视剧,一个镜头最多拍个两三遍也就过了,但在安东尼奥尼手中,一个镜头拍十七八遍也是家常便饭。

  鲍尔斯回忆道:“有段台词,他希望我用上扬的语调来说,我觉得这毫无道理,但仍努力地去做了。他则一遍遍地纠正我。终于,拍到第13遍时,他感到了满意。随后,我被他叫到了一边。‘彼得,我明白,你希望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是个出色的演员。和别的导演合作,你表演,他们只管拍。但和我就不是这样。我是为了你的外形而选你的,你的戏服也都是我亲自挑的。如果这个镜头我把摄影机往边上移六寸,我又会要求你用另一种语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说到这里,他把双手搭在了我的肩上,‘彼得,相信我,我不是上帝,但我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yves

  = 《新京报》服务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