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陈凯歌《无极》官方网站专题 >正文

《无极》与中国电影产业化“无极之路”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14:09 新浪娱乐

  用“千呼万唤不出来”形容陈凯歌《无极》似乎一点也不为过。目前为止,《无极》的所有动作和消息,与其说是自然的真实过程,不如说是精心策划的商业运作。以单个项目而言,《无极》的宣传声势似乎不如张艺谋《英雄》《十面埋伏》来得猛烈和集中,但以整体性而言,《无极》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因为如此,《无极》不仅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更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回报。据称,《无极》首先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发行权卖给了顶级电影发行商韦斯汀兄弟公司和IDG亚洲公司,其交易的数额之大足以让陈凯歌“把所有的
投资都回笼”。同时,音像版权费也接近1780万元,仅次于《英雄》。也就是说,《无极》在还没有上映之际就已经获得“前所未有的高利润和高回报”。更重要的是,《无极》在拍摄之初就事先设计了后电影产品的开发。“图书、音像、服饰等远非《无极》的终极盈利模式,各类游戏及舞台演出才是‘《无极》后市场’的主角,《无极》太适合做衍生产品了,这也是我们从一开始就预先设计的。”《无极》负责宣传的黄斌如是说。《无极》已经与派格太合环球传媒达成分账协议,按照电影《无极》的内容制作网络游戏。派格太合环球传媒董事长孙健君透露,“从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来说,《无极》本身非常适合改编成网络游戏。我们选择的游戏开发者是全球十大电子游戏发行商之一的法国Ubisoft公司,未来的全球发行也将和他们联手。我们很有可能成为第一款面向海外发行的国产在线游戏。今年年底电影上市的同期将开始游戏公测,计划明年上半年在全球上市,正式收费时间从明年下半年开始。”据业内人士估计,《无极》“后电影创造的价值将在未来几年内翻十番”。仅就后电影产品开发而言,《无极》对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意义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无极》采取了国际化的融资方式并获得了中、美、日、韩四国的投资。根据影片的题材和方案,由投资方来决定出资的比例。而利益分成则和这家企业在本国市场的推广力度挂钩,采取保底分成的方式分摊利益。制片人清楚地知道,在融资的过程中,吸收四国资金,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投资,他们会把《无极》当自己的年度大片来推广。例如在韩国,根据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将会有500多家电影院放映《无极》,数量超过《英雄》。这样做还等于是提前开拓和消化了这些国家的市场。同时还可以利用他们的资源,学习他们先进的推广发行经验,一起将《无极》的市场做大。除了影片演员堪称全亚洲最重量级的明星阵容外,陈凯歌还请来了凭借《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鲍德熹担任摄影,请来了曾为《黑客帝国》《蜘蛛侠》等好莱坞大片担任动作设计的香港著名武术指导林迪安动作设计。这样的组合本身,所形成的趣味自然会超越本土而面向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换句话说,《无极》的国际资本促成了影片的国际化策略。而其中一个不言而喻的“情结”,当然就是奥斯卡。所以有专家称:“《无极》的场景非常东方化和中国化,奇观比比皆是,让人目不暇接。但人物关系,尤其是精神内质非常国际化,许多情节有莎士比亚戏剧和希腊神话的感觉,很容易与西方文化沟通。再加上陈凯歌在国际影坛的人气,该片‘冲奥’前景非常乐观。”同样不言而喻的是,不管《无极》“冲奥”是否成功,这一行为所潜藏的商业炒作,给《无极》带来的无形效益同样也是难以估量的。

  说到商业炒作,有一部分学者深感忧虑。前不久,由高校影视学会和《现代传播》编辑部主办的“百年中国电影与大众传媒”研讨会上,与会的业界、学界专家针对传媒与中国电影的关系发表看法,并呼吁被“炒作”所代替的严肃的电影评论应当重建。他们认为,“现在的电影评论被越来越多的‘炒作’代替了,影评几乎‘缺席’,甚至评论人成为了电影制片人的广告传声筒,使得观众对评论失望,炒作代替严肃电影评论是中国电影的悲哀,也是传媒的悲哀。”这里,显然有一个工业化立场与知识分子人文立场的分歧和对立。笔者想要强调的是,过度的商业炒作是不可取的;但没有商业炒作也是不可取的。毕竟,中国电影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当务之急是要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中走出来。是好酒就应该卖个好价格,这是天理。而要卖个好价格,就需要营销,需要适度的商业炒作。

  其实,不仅是商业炒作,包括类型化策略、大众化趣味,都是发展电影产业化的ABC。众所周知,我们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非类型化的电影观念。因此,当一部分学者在倡导类型化时,有相当一部分导演不仅不以为然,而且还动不动就反类型。事实上,这绝不仅仅是观念的问题,而是制度和体制的问题。因此,当资本成为决定电影创作的最终力量,当资本推动制片体制和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候,那种执着于个人表达的反类型化创作,也就不可避免的走到了尽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体制和制度最终决定一切。

  《无极》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影片(约3.4亿元人民币),超过当年的《英雄》(2亿多人民币)。据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透露,《无极》事实上是在广电总局的特别关注下进行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尝试(其实,中国电影产业化也是由政府来推动的。)。因此,《无极》一开始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到目前为止,《无极》在商业上也是绝对成功的。但《无极》最终的成功,则取决于影院的票房收入。陈凯歌本人也说过:中国电影必须在自己的本土市场能够站住脚,中国电影必须在票房上取得好成绩。

  当前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化的结构性矛盾是“两极分化”:一边是超常规的“大片”,一边是极端低成本。整个年度能让人记住片名、能吸引人眼球的也就是因为媒体的反复炒作才热热闹闹的“大片”。而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过年固然重要,但过日子比过年更重要。对中国电影观众来说,眼下最大的尴尬是莫过于除了“过年”(贺岁)热闹之外而“无日子可过”。就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化而言,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电影市场,每年单靠几部像《无极》那样的“大片”也是撑不住的。毕竟,《无极》那样的“大片”不可能是中国电影的“常态”,也是绝大多数中国电影人不敢想的。

  《无极》的现象表明,中国电影产业化对我们来说还是“无极之路”! 转自《中国银幕》 饶曙光/文

  《无极》:一部关于人性的史诗

  赛人评无极:大象无极 锻铸类型

  感受《无极》:“诗剧”的异端之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