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张艺谋《千里走单骑》专题 >正文

韩凯臣:从《千里走单骑》看张艺谋的往昔岁月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11:35 新浪娱乐

  我们中国的电影评论很长一段时间缺乏冷静和平和的气氛,好在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文化的多元化时代正在拥抱我们的生活,我以为好的电影评论一定要客观地指出电影中的优缺点,不要对导演进行人身攻击,记住“批评”的含义是“眉批、评判”,而不是随便给别人打棍子和扣帽子,我们评论别人的电影首先要尊重人家导演和整个剧组的劳动。其实我个人的评论也代表不了什麽,甚至有谬误,但是若有真诚友善的心来与创作者及观众讨论《千里走单骑》,或许对中国电影的前进能起一点小小的作用。

  我的电影评论只是个人之见,任何人都可以和我讨论或反过来批评我,我的电影评论也不一定正确,只是一孔之见。我没有受《千里走单骑》剧组所托,我是老老实实地到电影院买了电影票在电影院里睁大我的眼睛去感受《千里走单骑》的……,我的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带来一股电影评论的清新气息。

  一、前后不够和谐

  带着高兴和温暖的心情去看《千里走单骑》,因为在看电影之前的媒体宣传和多年前高仓健《远山的呼唤》等诸多电影的魅力,加上张艺谋这次找了个强有力的编剧和他本身娴熟的摄影技巧,使我对《千里走单骑》充满了期待。

  可是从电影院出来,我却有了一丝隐隐的失落,因为《千里走单骑》几乎放弃了张艺谋的优势,也许是对张艺谋报有更高的期望,所以才有这种失落,否则就不存在失落了。我冷静地想,这部电影的主要缺陷是张艺谋在对编剧控制上出现了问题,邹静之虽然是个好编剧,但他究竟是个学戏剧出身,长期编电视剧的著名编剧,在《大明宫词》《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邹静之可以说是字字珠玑,但是有了以话剧和电视剧写作习惯的人,写电影剧本可就容易南辕北辙了,因为电视剧(中国电视剧)和话剧的思维和电影的思维是截然相反的,电视剧是能说就说(以说话作为一切戏剧张力和矛盾冲突的基础),而电影是能不说就不说,尽量靠电影语言(蒙太奇和音乐及各种音效)来表达导演和编剧的意思,这是电影和电视剧的重要区别,《红高粱》《孔雀》里都有太多令人击掌赞赏的电影语言。

  所以我在《千里走单骑》的前半部分,看到邹静之(也许是张艺谋)让那么有魅力和伟大的演员高仓健说了那么多的话,而且还添了个翻译蒋雯(这个人物几乎可有可无)翻译成中文又说一边,这样我开始感觉张艺谋对编剧有些失控了,另外前半部分(在小杨扬出场前)的拍摄方法简直不敢相信是曾拍摄了《英雄》《十面埋伏》绚丽之极画面的张艺谋,前半部分有点想像北京广播学院(现称中国传媒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拍的《东方之子》等类似节目的电视片(而且现在学电视的学生还愿意并有能力拍摄出颇为复杂和有创意的镜头),我个人认为电影的朴素并不代表电影导演在镜头上就一点想法没有,例如《中央车站》《小鞋子》虽是两部情感很朴素的电影,但是其中的电影语言(蒙太奇镜头)却异常丰富。

  我想张艺谋是不是因为《英雄》《十面埋伏》被许多人诟病太过炫耀摄影技巧而忽略了编剧以后,这次干脆连镜头的基本想法都不愿去碰了?我觉得既然在摄影上是你张艺谋的优势就应该好好发挥,不要考虑一些不切实际的评论,这是许多中外观众和国际电影节肯定的,想想多少经典镜头从《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迸发而出,闪烁着智慧的结晶,所以我说我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失望了,想看到张艺谋丰富的电影语言没看到,想看到优秀的电影编剧编出令我感动的剧情也没看到,极为不过瘾,更别提被感动了。张艺谋的弱项是编剧,这次因为重视了前两部(《英雄》《十面埋伏》)影片观众和媒体评论编剧太弱而重金请了著名编剧邹静之,可偏偏这个编剧恰恰又是学戏剧和写电视剧出身,这样我们看到的《千里走单骑》的前半部分就是让人很惋惜的部分,因为是张艺谋,我才失落,因为太希望他拍出好电影,而且他也有这个能力,虽然文学功底弱一些,但这是可以补的,而且我们也不要求全责备张艺谋对故事把握能力的欠缺,因为张艺谋曾在棉纺织厂当了8年的搬运工人,直到在他的前妻(肖华)的哥哥那看到一本《摄影知识手册》后才开始涉猎摄影,其后的许多年里张艺谋主要钻研的是摄影技术,也正是他的刻苦才攀上了摄影艺术的高峰,但是电影是综合的艺术,还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学和电影又不一样,但这是走入电影殿堂的基础)、美学的感悟和判断力、音乐的素养、具有相当的思考人生的能力。过去一些恶捧的电影评论忽略了张艺谋的文学功底弱的因素,例如《活着》虽然拍得很好,但是比起余华的《活着》却下降了一大截,余华通过《活着》表达了经历了万千苦难的普通中国人仍然坚强不屈、乐观地活着,可张艺谋却表达成了另一层含义,余华用一颗充满爱和大彻大悟的心亲吻着我们的大地和人民,可张艺谋只是简单地表达苦难,可苦难的根源是什么,张艺谋没有告诉我们。另外一些恶贬张艺谋的电影评论又不能看到张艺谋一直在努力的一颗心,不能友善地指出张艺谋的优势和缺陷,这样张艺谋就被架到了半空。

  《千里走单骑》的后半部分总算看到了一些张艺谋的影子,当非职业演员小杨扬出现后,电影发生了转机,由于杨扬不会说日语,高田(高仓健)也就没机会说很多话了,一些属于电影的画面开始出现,例如:扬扬和高田互相吹哨、高田很好奇地看扬扬拉屎、高田为扬扬和崇山峻岭照相、李加民泪流满面地看高田放映扬扬的照片(这段我被感动了一下),而且郭文景很棒的音乐开始若隐若现,画面也不像前半段那麽呆板了,开始有些比较丰富的镜头出现,但是感觉还不够过瘾,因为这是张艺谋的电影。

  从电影中高田这个人物,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出张艺谋这次是带着感恩和致歉的心情来拍的,他似乎要感谢前妻、前妻之哥,也向女儿致以深深的歉意,不善言辞的张艺谋,通过高仓健细腻的面部表情表达了很多东西,我们要感谢高仓健的敬业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因为尽管高仓健在努力地演,但这个人物的血肉不丰满使得高仓健的演技没有能很好发挥,我觉得张艺谋应该深深地向高仓建致敬。

  二、假如张艺谋和陈凯歌再合作

  看着银幕上的《千里走单骑》,我忽然萌发奇想,张艺谋假如和陈凯歌再合作一部电影,两人取长补短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那一定是天下观众的幸事,因为勤于思考和具备一定文学功底的陈凯歌,加上张艺谋富有创造力的摄影技术和艺术,我们看到的电影一定是充满魅力的,唉,这似乎是一个妄想。

  其实我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当年的好同学为什么不能合作,也许陈凯歌几句话就可使张艺谋在剧本的理解和控制上就顿开茅塞,也许张艺谋几句话就可使陈凯歌的电影镜头达到登峰造极,但我们中国人似乎喜欢PK,而不喜欢合作。

  我以为在未来岁月里,张艺谋最好休息几年,因为人是会被掏空的,适当充充电是很重要的,张艺谋那么聪明和朴实一定能在读书中提高自己的文学功底和对故事的把握能力,以后就不会出现《英雄》里学《罗生门》不到位,又来了个“向皇帝下跪”;也不会出现《十面埋伏》中的章子怡成了永远不死的“半仙”,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编剧法。

  《千里走单骑》在人物设置上的不足是:1. 父亲和儿子健一几十年来隔膜的原因是什么?2. 为什么健一最后都不肯见父亲一面?是因为父亲另找了爱人而抛弃了健一,还是因为另外的原因,不得而知。

  令人高兴和欣慰的是张艺谋这次发挥了以往对演员挖掘和掌控的特长,他对非职业演员邱林、李加民、扬扬、蒋雯等人的掌控非常到位,最出彩的是对扬扬这个小演员的把握,让人毫不怀疑地认定他就是李加民的儿子,这个小孩丰富的面部表情和闪着灵气的聪明令观众在观影时有了别样的美学享受。

  张艺谋好好地大胆往前走吧,不要沉湎于过去的辉煌或失落,相信有一天你会重新拍出好电影的。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