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不容错过,因为它几乎是一部不可能的电影,至少在理论上来说不可能。
比如说,重拍是灵感枯竭的标志;而重拍经典通常是糟蹋经典。《金刚》重拍了经典,不仅没有改得面目全非,而在向那部1933年作品致敬的基础上(1976年的第二次重拍则是典型的失败),人物和细节刻画更为细致感人。
再比如说,陶醉于特效的影人多半会本末倒置,使CG成为主角,把真人沦为道具。《金刚》的CG的确是主角,但其他人物没有成为陪衬,尤其是金刚和女主角之间的感情交流达到了《美女和野兽》的高度。
还有一个规则:套用他人的成功模式,对于电影人往往是陈腐的象征。第一部《侏罗纪公园》和《泰坦尼克号》均有革命性的一面,而彼得·杰克逊的《金刚》乍看起来很像这两部若干年前早已轰动过的旧作。然而,就是这种似曾相识的手段,却依然让观众大呼过瘾。
把几部不同的经典搁在一起,如《弗莱迪大战杰森》、《弗莱迪大战捉鬼敢死队》、《德拉古拉VS弗莱肯斯坦》,还有那部把所有牛鬼蛇神全部笼入麾下的《凡海星》,最多只能博人一笑。而"金刚大战恐龙"至少给了金刚显示其人性的机会。再说那视觉和音效的刺激,实在是看电影的一大乐趣。
若阅读《金刚》的剧本,这是一部非常平庸的作品。交到其他人手里,估计能拍得不失不过就可以算及格了。但杰克逊的视觉想象力能化腐朽为神奇,把剩菜炒成了美味佳肴。
《金刚》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传统的:足够的铺垫、悬念的设置、节奏的起伏、人物的搭配。没有非线性的叙事,只有非线性的画面。
金钱可以等于技术,金钱却不等于想像,而即使没有CG动物的画面中,杰克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依然使画面变幻无穷,扩充了戏剧张力,却没有抢戏。这堪称特效片的最高境界。
你可以放心地说,杰克逊的电脑特技预算都花到了刀口上,物有所值。这同时也回击了"给我N亿钱我也能拍出某某影片"的无知论调。
拍特效史诗片要花钱,但更需要才华。讲故事的才华不需要大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一个耳熟能详的老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除此之外,杰克逊很有商业头脑,他在一部影片中包罗了几乎所有电影类型:有铺天盖地的打斗,有爱情文艺片的温馨,有恐怖惊悚的刺激;有大萧条的扫描,也有对电影业内部的嘲讽;它很大程度上还是一部动画片,并有片刻的舞蹈……总之,男女老幼都可以尽情欣赏。
《金刚》达到了纯娱乐电影的极致,没有画满年轮的背景,也没有深奥的哲理(你若不屈不挠,自然可以找出"人对自然的破坏"、"贪婪毁灭人性",甚至"人兽恋"的解读)。它用一种声画的狂喜感染你,如同一个醉酒的青少年,没有节制,但一点也不讨人嫌。
当然,肯定会有人对该片表示鄙夷。我们的文化像一个白须老人,喜欢之乎者也,面对诺贝尔得主也许觉得棋逢对手,但碰上这种天真纯洁又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文化产品,非被气出病来不可。我们喜欢迂腐,所以出不了金刚,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有文化心理的障碍。
既然说到"迂腐",我也来迂腐一下。"金刚"(King Kong)这个音译很顺口,并且是约定俗成,但有时会令人误解。原文中的"金"是"国王"的意思,若没有先例,估计会被翻译成"恐王"。不过那样一来,又容易被误解成"恐龙之王"了。翻成"孔王"吧,好像对至圣先师有所不敬。但,耶稣被尊称为"王之王"(King of King),孔夫子为什么不可以是(King of Kong)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