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的创作来自导演尚敬几年前的一个想法。2002 年,尚敬正在拍摄室内情景喜剧《都市男女》。他在和宁财神聊天时提到,想做一个新形态的情景喜剧,如果拿武侠来开涮,可以利用这一非现实题材玩得更尽兴一些。两人一拍即合。
表达“70 后”的生活状态《武林外传》分上下两部,前40集描写小郭的情感历程,后40 集叙说佟湘玉和白展堂的故事。虽然剧中人物都穿着古装,但编剧宁财神表示“: 这
个剧想表达的其实是‘70 后’出生的人的生活状态。”
宁财神告诉记者:“小郭其实就是一个刚进入社会的女大学生,对于今后的生活和感情都感到茫然。而佟湘玉和白展堂这两个熟男熟女,代表的是进入社会已有一段时间的人,虽然他们已经能够看懂城市生活中的很多事,但他们也有困惑,同样渴望感情,并且也要在生活中排除各种障碍,去争取幸福。”
尚敬把以前拍过的几部喜剧如《炊事班的故事》、《都市男女》、《健康快车》中表现最突出的演员闫妮、沙溢等人挑了出来,组成了该剧的演员班底。
2003 年年底,宁财神开始《武林外传》剧本的创作,他以这些演员为原型来塑造角色。
剧本创作花了一年半时间,全剧共90 集,其中有8 集因题材敏感而未被采用,另有两集备用,以防在哪一集不合格的情况下及时补上。幸运的是,最终拿到中央电视台节目组审查时,80 集居然全部通过。
流行文化: 嗝应死人不偿命
《武林外传》剧组的内部口号是“: 嗝应( 东北话,讽刺、好笑之意) 死人不偿命”。
对于《武林外传》,有人觉得很过瘾,有人却觉得很无聊。尚敬说:“喜欢和不喜欢都很正常,这是一个趣味的鸿沟。这个戏的喜剧背景是形形色色的流行文化,剧中有流行歌曲、小剧场、说书、大片,甚至还有周星驰。如果一个人排斥流行文化,就不会喜欢这部戏。”
宁财神也表示:“其实大家都很爱看喜剧,只不过现在有些喜剧的节奏慢了下来。当年陈佩斯的小品很好笑,但你现在去看,可能就会觉得没有当时看时那么好笑。喜剧的能量一直在衰减,需要补充新的元素,这个新元素就是流行文化。”
《武林外传》的热播让尚敬和宁财神也有点惊讶。宁财神认为,这部戏因为是针对了生于“70 后”的人的趣味才获得了成功。香港1980 年代黄金电影曾影响了包括宁财神在内整整一代人的趣味,其中周星驰式的无厘头风格更能引起年轻观众的共鸣。宁财神说:“剧中使用了年轻人的说话方式,反映出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
尚敬表示,以往的喜剧大多是单纯的搞笑,而新形态的喜剧则把正剧中那种动人的情感和喜剧融为一体。
《武林外传》在反映时尚和青年趣味的同时,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讽刺,把流行的电影电视、综艺晚会、娱乐事件等泛娱乐的内容都归入其中。如剧中一个出版图书的老太太不停强调着“我上面有人”; 正义的侠客们揭露了不良酒店的漏税情况; 没有职业道德的记者编造新闻; 暴发户花钱买官——这些都揭示了社会现状。
情景喜剧就是个玩具
10 年前,《我爱我家》培养了一大批热爱情景喜剧的观众,但中国的情景喜剧创作却一直未得到重视。一方面,情景喜剧得不到好的播出时段,从而无法吸引到广告,制作成本低下导致制作粗糙,更无法进入好时段,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以《老友记》等为代表的国外情景喜剧却被广为传看。
人们通常认为拍情景喜剧花钱较少,尚敬表示这是误解:“这部戏的投资确实比通常的央视连续剧要少,但这并不表明拍情景喜剧天生就便宜,如果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充足的资金,我们会做得更好。”《我爱我家》的导演英达也曾说,给他足够的钱,他可以拍得比《老友记》更好笑。
同时,电视台在选择播出的电视剧时,仍然会强调教化功能; 而情景喜剧往往是纯粹的娱乐和搞笑,这使得它很难进入好的播出时段。已有6年情景剧编剧经验的宁财神坦承并不看好中国的情景喜剧,他表示:“喜剧是一个最需要技术的行当,同时回报也不成正比。不像在美国,情景喜剧会被当作大制作来对待。《武林外传》能上中央台黄金时段播出,这是近几年来本土情景喜剧从未有过的待遇。”
此次《武林外传》通过审查如此顺利,并能进入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档,无疑是一次突破。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某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其实也是给情景喜剧一个机会,以后如果有质量高的喜剧出现,我们还会安排到黄金时段。”
《武林外传》为中国情景喜剧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但尚敬并不排斥对国外成熟模式的模仿,比如《好想好想谈恋爱》对《欲望城市》的模仿。他说:“我觉得模仿国外没什么不好,现在不是号召大家向韩剧学习吗? 把好的经验拿来才能变成本土化的东西。”
“《武林外传》就是一个可爱的、惹人喜欢的大玩具。”尚敬如此形容自己的作品,“我更愿意用‘玩具’两字来形容情景喜剧,就是玩。宏大的、庄严的、严肃的教诲和悲剧性,都和情景喜剧无关。”在他看来,好的中国情景喜剧应该贴近老百姓,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有品质感,最重要的是要富有时代精神。他认为,《武林外传》里对如纳税、禁赌、责任感、团结等的宣扬,都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东西。文/ 刘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