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新民周刊:谁引爆了郭德纲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12:59 新民周刊

  有人说,郭德纲是“抱着成为主流的心态做草根”。

  一个说了多少年相声都没多大声响的郭德纲,怎么一夜之间就红透大江南北?

  郭德纲认为这要归功于自己扎实的传统曲艺功底。他1973年生于天津,8岁跟天津评书艺人高祥凯学评书,15岁之前跟着常派相声的传人常宝丰学相声。

  “第一次去,常九爷取出一套沈阳出的六本传统相声大全给我看。那时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我不分日夜地抄写起来。开蒙的活儿是《八扇屏》。常九爷先给我一个手写本让我回家背词去,背完了再回来,爷俩一句一句对词,常九爷随时给我纠正错误。”

  然而相声界几位老先生告诉记者,在天津曲艺界,比郭德纲功夫老到的相声演员不在少数,为什么只有郭德纲火了呢?

  有人说是他经历坎坷,“守着云开见月明”。

  1988年春,15岁的郭德纲来到北京开始北漂、走穴的生活,数次穷困潦倒回天津,又心有不甘上京城。公司赔了当编剧,讨不回稿费唱草台班,说10块钱一场的茶馆相声,在安徽电视台做“格格不入”的娱乐节目主持人。“有一次我因为演出太晚没钱打车,从南二环徒步走回黄村,走到家却觉得身轻如燕,我想轻功可能就是这么练出来的,估计当时让我再走回南二环也没问题。”

  有郭德纲这种“北漂”经历的人在北京也不是一个两个,他又有何特别之处呢?

  《纽约客》专职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那部才华横溢之作《引爆点》中写道:当任何一场社会流行潮爆炸性地难以阻挡地散播开来时,总能发现几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们独有的特点和社会关系,再加上他们自己的热情和个人魅力,能够最高效快速地将信息在一定范围内散播开来。

  引爆郭德纲?

  引爆郭德纲的是“一群落魄的戏剧人”。电话中,原北剧场经理袁鸿有些自嘲。这位对剧场艺术“疯魔”的理想主义者曾经把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剧团请到北剧场连演3天6场。去年9月,周转不灵的袁鸿宣布北剧场关门歇业,然而他的“大剧场”理念并未停歇,期望用“相声回归剧场”来挽救这门岌岌可危的艺术。

  “我通过老舍了解了相声。原来以为相声不太入流,没想到老舍这样的大家也在写,慢慢体会到相声的魅力。2001年我筹备做台湾赖声川的剧场相声。正是从那时起,学者、媒体才开始关注相声。我后来又应邀担任第三届相声小品大奖赛的宣传统筹——就是带着圈里人和媒体,给大奖赛想些策划、找些作品。运作相声有我5年的积累。”

  从2000年袁鸿接手北兵马司剧场改名北剧场以来,话剧《切·格瓦拉》、相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斯特林堡的独白》、英国现代舞的演出、大学生戏剧节,每一次策划都在京城文化界以及白领、大学生阶层掀起热潮。此间袁鸿也找到了许多与他同调的合作者。翻开早期对郭德纲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名字:黄纪苏、史航、水晶……

  当这群京城最有影响力的“戏剧人”将他们成熟的运作套路、丰厚的人脉、熟练的话题制造能力以及一腔热情“嫁接”到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传统相声上时,人们看到了别样的光芒。

  袁鸿推荐郭德纲参加“第三届相声小品大奖赛”,将10多家媒体记者带到了天桥乐剧场。去年11月5日是个分水岭。郭德纲率德云社全体人马去天津举行第一次“大剧场”相声,袁鸿、史航带着北京10多家媒体一起跟去,此后我们看到了对郭德纲的报道开始“井喷”。

  “草根营销”盛与衰

  如果用营销学的眼光来看郭德纲现象,这是一次“草根营销”的完胜,而这样的“草根”还真正撼动了所谓的主流文化,人们看到的是一张非常经典的“引爆流行过程图”。

  在《引爆点》这本书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发现外部环境的细小改变就可以直接导致一场流行风潮的到来。马季、姜昆、汪景寿、薛宝琨……郭德纲之前相声演员、理论家“数落家丑”的文章并非少数,中国第一部以相声为题材的电影《笑里逃生》也以相当诚恳的态度针砭 “劣质相声”和相声演员的不务正业,然而谁也没能够像郭德纲这样骂得有技巧。讽刺本是相声最犀利的武器,郭德纲在那段独立宣言式的《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中,将圈内外的种种怪现象直接端到老百姓面前,嬉笑怒骂,淋漓尽致。

  纵观“相声回归剧场”的努力,有“天津茶馆”十几年的默默耕耘,也有李金斗在北京的“相声俱乐部”的实践。但是在早期的访谈中,郭德纲将光环都套在了自己身上。“我是中国第一个把相声带回剧场的。从1995年开始我就在剧场说相声,1998年终于把天津也带起来了。”

  “在单纯的相声演出之外,郭德纲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拒绝像那些主流相声演员一样说电视相声,叛逆者、布道者的形象显得格外突出,他以一个‘运动员’的姿态出现,掀起了一场运动,一场被称为‘复兴相声艺术、重现相声魅力’的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所有这些都无一例外地为郭德纲赢来了热烈的掌声,但也为他日后招致非议埋下了祸根。”一位文化评论者如此认为。

  郭德纲本人也非常重视利用互联网这一“草根营销”的特有平台与“钢丝”呼应互动。相声公社网站、德云班主的博客、郭德纲语录、相声视频一个都不少,这令郭德纲在80后人群中成为时尚人物。

  有人说,郭德纲是“抱着成为主流的心态做草根”。近日,郭德纲签约一家娱乐公司主推相声在线增值业务。签约的网络秀方面表示,郭德纲富有表演天分,公司准备推出他的相声电影系列,打造中国版的“憨豆先生”。此外,被郭德纲称为“中国首支相声歌曲”的《刚刚好》的音乐部分正在加紧制作,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诙谐点评过去一年的娱乐事件,另一部分则是郭德纲相声语录,这在《引爆点》看来正是最具“粘着力”的策划。

  “北京是个名利场。对于郭德纲来说,关键在他个人的心态是否能摆正,抵挡住纷至沓来的诱惑。”袁鸿对郭德纲期望殷切。他崇敬在天津十几年耐得住寂寞的少马爷马志明和日本那些崇尚节俭的艺术大师。“真正的艺术,需要有保持本色的守望者。”撰稿/张 静(记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