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昆曲“1699·《桃花扇》”专题 >正文

从超级女声到秦淮八艳 2006年流行少女大预言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14:29 新浪娱乐

  作者:花生

  2005年的流行少女被“冰清玉洁”的芙蓉姐姐打了头炮,在网上勇于献身,大摆S身形并狂舞清华之后,虽令众人望而生畏,但由此开创了“无底线流行”的时尚趋势。

  继而,一群“超级女生”迅速席卷了祖国大江南北,高呼着“想唱就唱”,川妹李
宇春凭借“比一切不成器的男人都帅、酷、狠、准、爽”的气质被媒体誉为“05年度最佳情人”,“眼镜妹”周笔畅、“海豚音”张靓颖等平民美女们在经历了浩浩荡荡的全民海选之后,数亿条短信终于促成她们一步步成为“民主偶像”,也缔造了这些不漂亮,勇敢、自信、亲切的女孩一夜成名的灰姑娘式的神话。她们的出现使许多生活在平庸之中的人们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明星,无关乎长相、实力、内涵和修养。

  然而,经历了一年的全民癫狂,另一种声音开始反扑——有人揭出作假黑幕,有人指责冠军不会唱歌,有人爆料某位超女的“卖唱”经历,有歌星指责“

超级女声”耽误普通女孩……在计划周密的商业运作中,这些敢于在全国人民面前“献丑”的,把王菲当偶像,把K歌当音乐,把风花雪月当成生命中感动的女孩,在诸多质疑声里,在泡沫式的繁华过后,开始了她们举步维艰的明星之旅。

  2006年的春天,以欢笑和回归古典开始。

  借着去年窜红的电视剧《大长今》中“诚意”和“勤勉”的呼唤,从岁末至今,农历新年解禁的炮声炸响了郭德纲“听相声就是爱国”的口号,荧屏热播的《武林外传》轻松机趣的借古喻今、《霍元甲》中中国功夫的精髓都将去年“集体癔症”般的全民“愚乐”抛之甚远,人们开始体验到属于中华传统的娱乐方式。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风声水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唐宋古琴、明代金鼓振动了中国人的耳膜,让人们听到了千年的回音,《二泉映月》的原声唱片,激活了属于华人的文化密码。年内三部昆曲大戏即将先后上演,丝竹之音,莺歌燕舞,古时从容的谈情说爱,古典之美,和谐之美又将如流水一般沁入人心。

  据称,由田沁鑫执导的昆曲《桃花扇》中,将启用一批国内最年轻齐整的昆曲演员队伍,其中最年轻的年仅十六岁,而一群平均年龄十八岁的金陵美女将粉墨登场,重现秦淮歌伎繁盛时的胜景。《桃花扇》打出的“和谐昆曲”的口号,欲将传统艺术引入现代审美之中。由这一群粉嫩多情的秦淮女子,再现几百年前的“大众情人”,不知能否在今天引发出新一轮“流行少女”的热潮。但至少,这种清淡之美已经大快笔者之心。

  先要澄清,秦淮文化绝不同于“色情”文化,明代称为“旧院”,其传至民国后的别名“书寓文化”的书寓二字则将其中的知识含量展现无遗。这秦淮两岸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旧院”之中必是“往来无白丁”——史学家说,秦淮这岸,是贡院和孔庙,知识分子在这边读书作诗考取功名,好不热闹;而精明的商人看出商机,便在那岸专为这些寂寞的知识分子设立了高级娱乐场所。这地处“左岸”的娱乐场所当然不是烟花柳巷的级别,它诉求准确,专门针对消费者更是当时社会的精英人士,相当于现在的白领以上。

  秦淮河畔的歌伎们从五六岁时便被严格训练,户籍由国家专门登记在册,很多都是卖艺不卖身的才女,比如传说中的“秦淮八艳”。她们的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对于时政大事也能侃侃而谈。而对接客的标准,和交往的尺度,更有严格界定。月上柳梢时,文人雅士以美女为伴,在秦淮烟波处饮酒,作诗,唱曲,叹叹国家兴亡或是前途忧患,美女在旁倾听,眉目传情背后还有些许安慰……这样的景况倒真令现代人羡慕。

  如此看来,这些昔日的“大众情人”至少要具备如今超女的青春,芙蓉的自信,徐静蕾的才华,和诸如“美女作家”“美女画家”“美女棋手”等专业选手的素质,以及当今流行少女所少见的沉静、豁达、矜持……当然,还少不了风情。

  听说近日将要亮相的《桃花扇》中的“秦淮八艳”的演员也按照当年秦淮歌伎的训练方法进行了系统训练,多所知名大学教授按照大学国学研究生以上水准的课程设置轮番上阵,文学课、音律课、书法课、绘画课……使得这群从儿童时代就在戏曲学校里学身段、学唱腔的美少女内外兼修,台上台下,妆容前后,举手投足间均是一派古代绢人儿的可人儿像。

  同时,还听说他们的老师常对其进行心理建设:不要轻易谈恋爱,你们是美的,是要矜持的,如果爱你的男孩等不起你,他就不是男子汉。

  于是,对着这样的报道和照片中薄施粉黛、含笑留情的姑娘们“意淫”一下

  ——想象着在诸多芙蓉和超女的身后,款款走出这么一群花季女子,拥有着花容月貌,妖娆身姿,除了了解手机、彩铃、KTV之外,还可顺口吟唱出些古老词牌,画出几丛墨竹。她们亲切而又矜持,柔美却也坚韧,懂得使用风情,也知道独立的重要,她们与你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她们拥有着中国传统女子的温良恭俭让,也折射着这个时代跳动的时尚脉搏。

  若真有这样的女孩,那么她们与批量生产的娱乐面具相比,就是很难翻版的“手工制作”。在传统之音、文化之音逐渐驱逐了加速度带来的浮躁的时候,这样一群女子很难不使现代社会中躁郁的人们,特别是男人们,心泛涟漪;而这样的尤物,怕也会在不久之后,引起中国女性们一种复古回归的时尚潮流。

  “芙蓉”、“超女”、“红衣主教”、“菊花姐姐”……这些在资讯爆炸的时代中缔造出来的“偶像”,当周围的人们逐渐清醒,华丽泡沫破碎时,相信那些令人愉悦的“真材实料”才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记。

  听说,田沁鑫作品《桃花扇》里的“秦淮八艳”们不喜欢别人拿她们和“超女”比,她们说:“她们太中性了,缺乏女孩儿的美,而我,是女孩子,我喜欢自己女孩儿式的美”。

  这样的姑娘,我看,挺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