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国际先驱导报:“华流”归来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11:43 国际先驱导报

  如今再沉醉于丝绸之路时代西方世界对于东方中国的迷恋,往往会被人视为盲目崇拜历史的再现。但事实上目前全球正在日益兴起的中国文化热,给人找回了几分对当年中国丝绸的感觉。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这种文化热的形式和意义也在变化。

  全球范围内对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传播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个信号显示,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并不需要通过军事扩张手段实现,而可以通过其巨大的文化影响力来实现
。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产生了国际舆论对中国国家形象、政策议程和发展动机的认可与信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些类似约瑟夫·奈的软实力,但是这种软实力似乎更让人体会不到威胁。

  事实上,威胁并不存在。中国这个国家文化的向心力,不但来自历史传统对于全球化的巨大示范作用,还来自今天这个国家战略地位和国家形象所具备的足够说服力。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文化影响力,也不仅仅是因为当年的唐风宋雨,汉魂楚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再创造。即便是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五四精神下的文化变革,也没有停止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道路。现在则更不会停止。

  自从1840年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以来,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华流”的形成之艰难,是一个传统文明大国现代化的艰难。有些时候,历史的成就往往给社会的转型带来不必要的包袱。今天的国际社会中,有不少传统文明在现代化过程中因为尾大不掉最终失去了现代化的资格,沦为西方社会距离审美的一个符号。

  所以,今天我们能够坦然地谈论“华流”,并非我们是历史潮流之中的天授幸运儿,而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失去一种坦然的态度和发展的愿望。正如耶尔·福格森说:过去只是未来的前奏。“华流”初长成,是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动力相适应的,但是同时也是超越这种发展动力的。“华流”的传播方式则更值得我们玩味。从传统的少林寺到新兴的周杰伦可以证明,这个世界试图接受一种与全球现代化相匹配的多元化“华流”,而不再是单一的东方想像。

  然而,我们依然没有足够兴奋的理由。毕竟从当年的丝绸到今天的“华流”,国际间对国家文化的认可和回归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如果仅仅满足于当前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而忽视了国际社会的态度变化,那么我们就无法与世界站在同一个起点上看待这种影响力。“华流”的发展,不但要满足于国与国之间长期以来固有的基本道德、政治逻辑和审美需要,更要展示全球化前景中所遗落的那些部分,组合历史与现代中断裂的碎片。否则我们无法给下列事实找到更好的理由:女子十二乐坊在中国古典曲目中摇曳现代女性的身姿,而黄皮肤的姚明盖了黑人球员华莱士的帽……商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