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从《胭脂扣》到《伊莎贝拉》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9:37 新京报

  “寻”和“归”,乃是贯穿两部电影的共同主题,《胭脂扣》的核心在于“寻不得,归不了。”而《伊莎贝拉》则达致了最终的完成时态———“寻到了,归得了”。

  一部香港导演娓娓道来,讲述澳门故事的电影,过往的负情是污迹斑斑的回忆,今昔的相逢又铺陈出错恋交织的暧昧。无论香港抑或澳门,无论九七抑或九九,殖民的历史、身份的认同、文化的皈依都是一时热门的话题,只是光阴荏苒,转眼2006年,与1987年关锦
鹏拍摄《胭脂扣》时的浮荡世事已是迥然不同,虽然易主浮沉所带来的人心动荡还是时不时隐隐约约地显影出来,然而彭浩翔的小城故事温情脉脉,眷意浓浓,插科打诨式的密致细节,情趣盎然,饱含着朴质单纯的人伦情感,似乎是在试图以对“澳门”的角色“回归”来重新诠释和改写香港的命运,从而化解掉香港电影里长久以来纠缠着的错愕惊魂和惶恐焦虑。

  “寻”和“归”,乃是贯穿两部电影的共同主题,《胭脂扣》的核心在于“寻不得,归不了。”而《伊莎贝拉》则达致了最终的完成时态———“寻到了,归得了”。较之两部影片,大概可以参照出“九七”前后,香港电影人甚至于香港人对于历史记忆、对于身份问题纠葛着的种种复杂感情。澳门,也因为与香港类似相仿的命运而成为了一个最佳寄予和烛照的他者。

  《伊莎贝拉》开始于一段已逝者的旁白,然而就叙事重心的权衡来说,往事已经被远远地抛下,只留存了零星的片断闪回,支离破碎,除了勾兑起对如今的歉意、反省和补偿心理之外,唤不起丝毫执著眷恋的怀旧情思。镜中,温馨宁和的澳门半岛,欧陆风情的小巧楼宇,公寓楼台,石铺街道,临门小店、穿堂窄巷,建筑物上由于雨水冲刷潆出的斑斑点点,时时闪现的浓密树荫,虽然现代华丽却又营造出散散淡淡、闲适宁和的感觉,为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暧昧情愫点染出丝丝浪漫的性感。不论是爱情还是亲情,都在氤氲着朴素和单纯气息的小城中一点点升温。所以,我们在彭浩翔的澳门故事里看到了一个留着希望的美丽结局,《伊莎贝拉》让男性、“父”的形象重新回归到叙事的中心,回归到主体的位置,显现出“离岛”的殖民过去不再以抵御和恐惧的心态来应对以“中原”父权文化为载体的强势“国家”想象。

  “每个人都在赌他的命,因为他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很古龙的台词,很王家卫的感觉,但这绝不是彭浩翔所要说的全部,澳门人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香港人何尝不可,未来,还是未知的会比较有趣。蒋巧(北京影评人)/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0,6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