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评论:温情脉脉的《伊莎贝拉》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13:28 新浪娱乐

  看彭浩翔导演的片子,有人曾经告诉我,一看剧情,二看音乐。

  大家都知晓这部《伊莎贝拉》的配乐得了银熊奖,而彭浩翔则一再表示为梁洛诗没有得到女主角的奖而遗憾,在此之前我们还知道梁洛诗的英文名字就是伊莎贝拉,因此媒体和等等诸如我们之类的好事者,总在猜测着,伊莎贝拉,毫无疑问,就是梁洛诗的角色吧。但是彭浩翔果然很聪明,在未映之前,他丝毫,没有说出这个伊莎贝拉的真实含义。在电影里
,伊莎贝拉有两个含义——他的第一个女友,还有,一条叫伊莎贝拉的狗。

  影片以澳门回归之前的夏天为背景,导演的选景却大都在萧条或者废墟中。场景足够看出是澳门的葡式风格就好,故事的开头让人看不懂是导演一贯的风格,镜头切的很碎,也很晃,时而都有前景遮挡,或者干脆就是让观众陷入一半的黑暗,你若说这不是王家卫电影的风格吗?那错了,也许那摇晃的镜头大家都可以用,暧昧不明的色调大家都可以使,但是一部影片的内涵不光靠这些来决定,是导演的态度,是他想表达的故事。

  关于故事

  故事以回归前的澳门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警察被身边所有人抛弃、处于人生最彷徨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个曾经被自己遗弃的人--自己的“女儿”。这个女儿自称是他第一个女朋友的孩子。在影片开头,有一个引子,暗红的背景下,主人公马马振成对着一个少女说,你的眼睛很像我第一个女朋友,今晚有空吗?到我那里去。一段领人遐想的台词是很容易误导观众的,接下来又是没有正面人头出现的男欢女爱过后的场景,还以为他真的和他“女儿”发生了什么。然而彭导在这里又卖了一个关子,原来那天晚上的那个人,不是她。在导演前一部电影里面,观众总有被剧情愚弄的感觉,找不到真相,还一直被人牵着情绪。这部片子也是,当最开始的疑团被解开,我们已经认同女孩子就是马振成的女儿时,还要看着这两人一起跑路,心里在默默祝福他们的时候,却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折,发现这个女儿不是他自己的,那马振成还要不要对“女儿”负责呢?

  剧中还一直有个人在画面之外述说着,我们知道那就是马的第一个女朋友,她是一个对爱情忠贞的女子。她述说的是关于这个故事的前史,一般画外解说的出现是为了回忆,表示一种怀旧的格调,或者为了配合观众理解,这部片子的画外音有这个作用,用声音的提示完成了对于马振成初恋的回忆,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在结构上起到了一种呼应的作用,就是她讲述的事件,在现在的马振成和女儿之间重演。“她”说:他总是喜欢让你又气又乐,问他为什么这样,他会说,因为爱的人在身边。说这段话的时候,女儿正和马振成打打闹闹。还有两人从女儿以前的住处搬着沉重的行李时候,她的声音响起,在画面之外引起了人的想像。仔细想来,“她”-马振成的第一个女朋友,已经在故事发生的时候去世一年多了,怎么还会以一种当事人的身份来回忆和讲述呢?所以说导演的独特就在此处——他不是在故弄玄虚的在用一个不存在的人讲故事,也没有用一个过来人来回忆当年,这个视角很独特,感觉在天上又不在,让你不觉得奇怪但细想起来又觉得莫名其妙。

  关于人物

  影片的人物设置很简单,马振成,和他的“女儿”张碧欣,以及一系列没有姓名身份的马振成的女友们,马振成看起来不是个好人,女朋友太多,但是对待女儿的态度很好,帮她交房租,找那条叫伊莎贝拉的狗,和她一起喝酒吃饭,摔酒瓶,他对待女儿的方式不是常态的慈父模式,女儿也说,我叫你爸爸好奇怪,叫你马先生那更加奇怪,我就叫你马振成吧。女儿虽然17岁,但是也很叛逆,抽烟,不喜欢学校的男孩但是却时时征求他的意见,破坏父亲的约会。这两个非常态的人的组合,但是在这个热闹的夏天,鲜亮的颜色和活泼的人物让这部影片开始变得温情脉脉,虽然马振成做了些错事,但是他尽力想弥补,他感叹着说:在澳门不好混。虽然女儿显得叛逆,但是她会对母亲留给她的小狗伊莎贝拉如此温柔。抛开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所作所为,当他面对真实的感情和亲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彭浩翔说这是一部非常“不彭浩翔”的电影,因为他表达了一种以前未曾表达的主题,父女情。在以前的片子中,他显然对人性是怀疑的,甚至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很难看到真相,而这部电影中两个非常态的人却让人感觉到一种久违的亲情以十分温情的态度出现。

  关于音乐

  和之前的电影一样,音乐是构成彭浩翔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何况这部电影还得了柏林电影节音乐银熊奖。这部电影的音乐并不是常规的用淡入淡出来组合,有的时候由于时空和情绪的转换会突然的断掉。作曲金培达先生自己说过,“为电影配乐时最大困难是如何适可而止,让动与静保持平衡”,在适可而止这四个字上他确实做的很好,他没有刻意的渲染,只是根据剧情的发展,时而舒缓的,时而激烈的表达出来。还由于影片的背景发生在澳门,所以洋溢着葡萄牙风情的音乐为影片增色不少。其实说故事发生在澳门,除了影片中唯一一次提到“大三巴”之外,其他的场景都不是太明显的表达了澳门的气氛,只是影片中途出现的几个关于警匪勾结被抓的消息,一直在提醒我们是在澳门,我想如果细心的人一定从音乐中找到了背景和气氛,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忧伤又华美的音乐响起,完全的葡萄牙语,让人陷入到一种复杂的情绪里面。

  题外话

  影片一直在用字幕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警方又破获了某某案件。最后一次字幕出现,是说澳门在1999年12月10日回归中国。这一切好像在暗示着什么——香港也在1997年回归了。是不是这部电影还意旨在表达一种回归之前,彷徨,无助的心理,或者只是当作一个背景而已,无从得知,但是片中的她——伊莎贝拉说:阿成说过,每一天都在赌,明天是否还会活下去。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宿命感在这句话中明显的表达出来。在亲情之外,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姑且就不做此等结论了。朱静雅/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0,6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