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球女将》开始,日剧曾风靡中国荡气回肠的《美丽人生》后,日剧仿佛告别了曾经的“美丽时代”,在韩流的强烈冲击下,逐渐沉沦。2004年,一部《白色巨塔》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个危局。该剧收视率和口碑一路高歌,大有力挽狂澜之势。
今年3月18日,这部日本社会写实派剧作在央视播出后,立刻抓住了本就日剧情结颇重的中国观众的目光。随后,湖南卫视宣布将在每晚黄金时段重播百集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
》。
一部是20年前风靡万千国人的经典旧篇,一部是新晋重拳出击的强作,首尾呼应,让人不由要惊叹,曾经的亚洲荧屏王者——日剧归来了。
白塔高耸
推出《白色巨塔》,日本电视界重回王位的野心昭然若揭。这个改编自战后日本文坛“三大才女”之一的山崎丰子1963年同名畅销小说的故事,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曾四度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一再引起收视热潮。
虽然珠玉在前,但作为富士电视台45周年大庆巨献,此次改编拍摄,可谓倾力而出。光是导演西谷弘、河野圭太,编剧井上由美子,主演唐泽寿明、江口洋介、黑木瞳、水野真纪、上川隆也、矢田亚希子等这样的剧组阵容,就堪称日剧史上罕见。
自2003年10月9日开播,历时半年的放映中,该剧在日本国内收视一路飙升,最终达到32%,瞬间收视更冲至36%。在日剧低潮的当今,这是个奇迹数字。
医疗体制腐败、权力倾轧、人性冲突、道德灰色地带等热点社会话题,成功地浓缩在了22集的篇幅里,还能做到节奏有序、细节精致,再加上演员无懈可击的表现。《白色巨塔》同时赢得出色口碑,一举夺得第40 回 “日剧学院赏”最佳作品、最佳导演和最佳卡司奖。
这部被迅速定位“史上经典名作”的日剧,在央视8套播出后,立刻赢得大批中国“白粉”。播出仅两天,网上就掀起该剧讨论热潮,甚至有网友称,只看了10分钟就喜欢上《白色巨塔》。
当《排球女将》、《姿三四郎》、《血疑》、《阿信》这些名字变得模糊,《东京爱情故事》、《同一屋檐下》、《悠长假期》也渐被淡忘,突如其来的“白色”旋风,再度挑起了中国人的日剧情怀。事实上,对于日剧本身而言,这无疑也是一次“归来”。
那时樱花灿烂
从《排球女将》,到《美丽人生》,日剧曾走过一段经典铺就的奢华之路。尤其1991年《东京爱情故事》开创“月九”青春剧模式,织就这面旌旗的,是无数个熠熠生辉的剧名,它们中的每一部单拎出来都可以成为经典。那是日剧空前繁华的时期,就像樱花盛放般灿烂。
鼎盛时期的日本偶像剧,虽然大都脱离不了俊男美女的模式,但内容种类却包罗了爱情剧、剧情剧、悬疑侦探剧、喜剧、漫画改编剧和经典书著改编剧等。如此数量庞大、种类繁复的日剧,要想从中分出不同的流派只能走捷径。
编剧,在日本偶像剧中拥有最高的地位,是剧组中的核心。日剧的崛起,幕后推手就是这些编剧。在日剧界,大牌编剧头上的光环绝不比明星黯淡。他们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了日剧发展中的不同流派。
野岛伸司和游川和彦属于现实批判派。野岛伸司的创作深具社会批判精神,在理想主义和悲观主义中挣扎。他早期的《101次求婚》、《同一屋檐下》都被列为浪漫经典,但直到《高校教师》才真正被认做颠峰之作,该剧狠狠揭露校园暴力、师生恋、乱伦、青春期冲动,而引发了社会争议。游川和彦的作品也以社会写实性,揭露底层小人物命运著称,故而常常引发争议,比如描写强奸问题的《白昼之月》和师生恋的《魔女的条件》等。
北川悦史子属于柔情派,多以女性角度切入爱情题材。她的《跟我说爱我》、《悠长假期》、《美丽人生》都在日剧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女性柔情派的另一个代表是龙居由佳里,她的处女作《天堂的金币1》上映时,感动得“整个日本都在哭泣”。随后的《天使之爱》、《通往婚纱之路》也叫好又叫座。
还有一个女性大编剧大森美香,虽然她也关注女性角度,但不是柔情路线,《漂流教室》和《不平则鸣》,实现了她藉由创作来关心弱势和女性,为观众带来“元气”的心愿。漫画派的柴门文也是个女性,《东京爱情故事》、《爱情白皮书》与其他漫画改编作品相比,除了浪漫唯美外,更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和视角、敏锐的女性目光。
师承日本喜剧大师本钦一的君 良一堪称个性派,他信奉:常冒险,常实验。本着创新与颠覆精神,1992 年他在《一直爱着你》中直指恋母情结,引发全日本热烈讨论的“冬彦现象”。1997 年刑事剧极度低迷,他却要创作《跳跃大搜查线》。认真学习过刑事剧经典《向太阳怒吼》后,他决定摒弃其中所有成功元素,甚至通用的基本架构都被推翻,因为他要创作“刑事剧中的异数”。结果该剧几乎横扫所有评选的冠军宝座,并且越过《东京爱情故事》霸住了“史上最强日剧100部”的榜首。
写实派的福田靖,尽管他擅长布局和逻辑推演,最后却是因为反应检察官生活的《英雄》创下日剧史上平均34.3%的最高收视纪录,而进入名师等级。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则是描写急诊室故事的《救命病栋 24 小时》。
冈田惠和则属于温情派,这个质量并重的快笔作家笔下,无论是写爱情还是励志,处处有温情,处处见阳光。代表作有《天气预报的恋人》、《轻轻紧握你的手》、《她们的时代》和《海滩小子》。
大师三谷幸喜,可以算杂派。他拥有独立驾驭创作的全面能力,也积极尝试各种类型的创作。他以辛辣老到的笔触、不露痕迹的幽默投入情感剧、悬疑侦探剧、剧情剧和喜剧,却形成了自成一格的“三谷流”作品,如:《回首又见他》、《古田任三郎中尉》、《奇迹餐厅》,《不要叫我总理》。
实力强大的日剧集团,一度是亚洲风尚的领军者,就连如今炙手可热的韩剧也是自日剧脱胎而来。即使是现在,剧情细腻不落俗套,节奏紧凑不拖沓,这些方面还是韩剧学不来的。韩剧动辄几十上百集,而现在的日剧大多是10集或者11集,最多20几集。在制作技术方面,日剧也仍有称霸的资本,就连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都是学的日本的拍摄技巧。
走失的王者
有意思的是,随着发展阶段的流变,“日剧”一词曾经出现几种不同的意义和解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是“日本电视连续剧”,到了90年代,它已经成为“日本偶像剧”的代名词。如果《白色巨塔》将开启一个新的阶段,或许它又该叫“日本社会剧”或“日本问题剧”了。
1970年代,《向太阳怒吼》、《热中时代》、《3年B班金八先生》等成就了日本电视剧的兴起。通过非正式渠道,中国观众最早接触的日剧,是1978年曾经轰动一时的,由已故著名女星夏目雅子反串唐僧的《西游记》。70年代末,《排球女将》成为首部官方引进中国的日本电视连续剧,风靡一时。
1980年代,日剧出现了第一个高潮,随着《血疑》、《阿信》、《来自北国》等一批励志、亲情类的剧集急速红透东南亚,所引发的日剧热,如今的韩流奇迹《大长今》恐犹比之不及。其中1983年在NHK电视台首播的《阿信》,就创下了空前绝后的收视率纪录62.9%。此后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
那时候还不流行偶像的说法,但在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小鹿纯子、大岛幸子和阿信。女孩们争相梳起纯子式的可爱发型,晃眼看去,满大街的“小鹿纯子”,从3岁到30岁不等;有事没事扯一嗓子“晴空霹雳”、“流星赶月”,或者煞有介事地聊聊其实根本不懂的“RH阴性AB型”;看到阿信受苦,陪着流泪,听说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谈恋爱,跟着傻乐。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无论对于世界各地的日剧迷,还是对于日剧本身而言,1991年创下38%收视奇迹的《东京爱情故事》,都是一个“标杆”,15年来,“日剧教父级大作”的地位屹立不倒。可爱莉香的无奈爱情,伴着东京街头的樱花如雨,不可磨灭地刻进了无数人的青春记忆。
该剧在日本被称为90年代经典爱情剧三部之一,它划分了日剧的历史,开启了日本偶像剧的时代。那是一个黄金时代,代表着日剧的全盛期。《第101次求婚》、《同一屋檐下》、《东京仙履奇缘》、《跟我说爱我》、《悠长假期》、《跳跃大搜查线》、《GTO/麻辣教师》、《魔女的条件》、《美丽人生》……数目惊人,而且部部堪称经典的偶像剧开始涌现,相对于山口百惠时代的浪漫温馨,又多了时尚流行和精致唯美。粉丝们追崇木村拓哉、竹野内丰、柏原崇、泷泽秀明和中山美穗、松岛菜菜子、常盘贵子、深田恭子这些偶像时,也完全丢开了当初欣赏山口百惠、田中裕子时的含蓄矜持。
不同于后来韩剧的唯美式纯爱,偶像剧时期的日剧,除了帅哥美女的爱情,还涉足多个层面。比如《GTO/麻辣教师》式的离经叛道和热血理想;《跳跃大搜查线》类的推理侦探;触及校园暴力的《人间·失格》;反映中年人婚外恋的《失乐园》。偶像剧的触角伸向社会现实批判,这为日后的《白色巨塔》打下基础。
世纪交替之际,来势凶猛的韩流,让雄踞亚洲荧幕20年的日剧,尝到了败走麦城的滋味。此后愈见窘迫,一度连日本国内的剧集收视率能维持在10%就算很不错了。不甘心人家欺上门来在自家地里掘金,日本电视人终于卧薪藏胆垒出《白色巨塔》。
《白色巨塔》之于日本电视,就如《无间道》之于香港电影,同样被视作绝境生机,也同样引发一个新文化现象的兴起。《白色巨塔》后,日本出现大批社会写实色彩的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潮流,如山崎丰子的《女系家族》、森村诚一的《人间的证明》和松本清张的《黑色笔记本》、《野兽之道》、《砂之器》等。曾经青春偶像剧的轻柔梦幻色彩,逐渐被厚重黯涩的现实质地取代。
无论《白色巨塔》是否能开启一个新时代,它都已经终结了那个曾经风华的旧时代。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