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多少有些可信度的传奇故事,有其感人和善良的一面,也有华美时尚的摄影手法和伦理剧感人的故事情节, 但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却有些过誉了。
这部电影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很棒,伴随节奏强劲的祖鲁语黑人说唱乐,小混混Tsotsi 从铁皮阁楼里摇头晃脑地走出来,画面跟随他僵尸样的步伐移动,转瞬间摇出一个烟雾缭绕的大都会边缘的贫民窟,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的低矮棚户区,穷人都站在明媚的阳光底下
—这景象,给人以奇幻无比的感受。几个利索的跳接之后,Tsotsi 和其他三个小流氓已身处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之中,他们像平原上结伙作战的土狼一样,四处寻找有钱人下手。伴随着血腥和战栗, 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倒下去,四个冷血的小流氓一哄而散。
这些非洲的猎食者,骚扰和打劫, 正是他们每天赖以生存的日常生活。这种明显的贫富对立,被处理成影片明暗对比清晰的大背景,而影片真正想要讲述的温暖故事,则在背景之上徐徐展开,Tsotsi 开枪打伤一个女人,抢走了她的汽车,他没有注意到汽车后座还躺着个熟睡的婴儿,这个“尴尬的意外”,造成原本冷酷凶残的Tsotsi 逐步良心发现。他先是决定抚养这个小孩, 为此他不得不用枪威胁住在隔壁的年轻母亲帮忙给这个婴儿喂奶,此后他的善良本性被逐渐唤醒,他似乎还爱上了那个倔强的女邻居。最终,他选择了和自己的黑帮生涯彻底决裂,并打算在离开前将孩子送还给那个悲伤的母亲,但等待他的,可不仅仅是宽恕。
应该说,这是个多少有些可信度的传奇故事,有其感人和善良的一面,也有华美时尚的摄影手法和伦理剧感人的故事情节,但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却有些过誉了。奥斯卡奖常常在权衡利弊之后言过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依我看,《黑帮暴徒》根本无法代表2005 年世界电影的最高水平,它充其量只能代表2005 年南非电影的最高水平。这么说可绝不是为了挖苦咱们多灾多难的南非兄弟,他们拍出这样一部工整、流畅、温情而富有诚意的电影, 我深为钦佩和尊重,甚至因为其中迷人的音乐、时髦的摄影,我还相当欣赏这个电影的独特美学,但它隐藏内在保守的人文主义情怀,却实在没法和几年前的巴西电影《上帝之城》相提并论——相比之下,《黑帮暴徒》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迎合了欧美主流社会的道德和价值取向,只是满足了中产阶级无处释放的多余同情,对南非这个国家社会底层的关注和关心,则依然停止在表面,缺乏强有力的冲撞。其中人性救赎、童年阴影等等文艺通俗剧惯用的招数, 绝对不足以撕裂这个失衡社会坚硬的假面具。
虽然镜头里也有触目惊心的摩天大楼和与之毗邻的贫民窟,也有地铁里悲伤的乞丐,也有贫民窟里孤独的寡妇, 也有住在水泥管道里颠沛流离的流浪儿童,但影片对造成这些人间惨剧的社会根源却缺少应有的洞察,其点到即止的揭示甚至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仿佛一个巧妙的侧身回避,令人相当遗憾。
这电影,如同一个裹着黑色巧克力脆薄外壳的清冷冰淇淋,虽然入口甜蜜温馨,但吃完之后,却只剩一根光秃秃的木棍。《上帝之城》那种赤裸裸的血性, 那种勇于爆发的悲怆激情,在这里,统统给打了大折扣,甚或踪迹全无。文/ 老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