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段时间在看北京电视台二套的一部戏,大清奇案之《鸳鸯绣》,说起来,这个戏的故事挺牛的,主人公是乾隆年间翰林院才子汪学仕夫妇,为了老公当大官,夫人卖身求荣,煞费苦心,傍上了高官,秘密就在鸳鸯绣上。而鸳鸯绣被偷,为了怕权色交易外传出去,命案发生,中间人王串儿被冤死,妓女杨桃花为了给王串儿报仇,用美色勾引大官,引来的却是已经升官的汪学仕……整个故事里没什么好人坏人,有的都是利益交易,看似可怜的人其实内心奸诈,混迹风尘的妓女却偏偏义薄云天。
我个人觉得,这个故事其实不下于《暗算》。可是呈现出来的电视剧却截然不同。《鸳鸯绣》问题太多,导演、主演、制作、现场、群众演员……前两天的一集,重场戏王串儿被处斩,打扮成小尼姑的杨桃花刑场给她送行。这场戏应该能处理得让观众震惊、惋惜的,清朝腐败体制下冤死一弱女子,可是实际的剧中人物杂乱,各自的作用不明显,紧张的气氛没看出来,悲伤的东西看着滑稽。剧中两位主演大姐抱着干号半天,脸部扭曲,生就没看见一滴眼泪。刑场执法,一个小尼姑居然就在台中央和犯人“唠叨”了半天,也没个“管事”的人拉开,小尼姑之前排除万难冲到刑台上,身上“衣冠”不乱,到了最后,小兵一碰,帽子掉落,长发露出,监斩的汪学仕看见了她的“美色”,这明显就是小尼姑自己设计好的啊!否则怎么能这么巧?诸如此类的众多刻意得都让观众不好意思相信。
还有一些细节,比如何晴扮演的五姨奶亦莺,被逐出相府自己卖烧饼之类的东西。也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想突出她的生活艰难,在她脸上弄得脏兮兮的,一大块灰土,何晴一边烧柴做饭,一边卖烧饼,居然还有顾客来买。
其实《暗算》也有小细节上的问题,可它大部分都很不错,故事好,演得好,制作好,用心的人做出来的东西,观众也会回报“用心”,走到哪里收视率都高,就是一个证明。《鸳鸯绣》底子很好,可制作中方方面面都是问题,粗糙得让人失望。
所以,仅仅故事好是不够的。制作应该尽量呈现出这个剧本,而不是让剧本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