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以及各种音乐(频)软件被艺人们应用到音乐创作中来,这使得尤其讲求剪切/拼贴艺术的电子音乐更加有走向精致化的一个方向,这种精致不仅表现在采样音源的多样化,而且本身电子声源的发声节奏也愈发细碎,而后者之中,我们见识到一种手法,即以电子脉冲的故意多余的短暂电力来营造转瞬即逝的不均匀的节奏发声,它的学名叫做“glitch”。仅仅是它,还构成不了我们今天要说到的这支乐队所创作的音乐,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十多年中,这种手法分别从智慧舞曲(IDM,Intelligent Dance Music)和上世纪八十年代风
及一时的合成器流行音乐(synth-pop)中汲取灵感,最后创作出既具有智慧舞曲的节拍和乐色质地,也具有流行音乐的可人元素的新式音乐,这便是“约翰·苏打小姐”(Ms. John Soda)这支乐队的音乐:电子脉冲流行音乐(Glitch-Pop)。
电子脉冲流行音乐有着浅浅的令人兴奋的喜悦色彩,但绝不至于让你狂喜,更不会让你失去理智。德国的电子厂牌Morr是此类音乐的开山先师,有着一众难以界定的这般电子创作艺人,2001年,该厂牌所发表的双张合集《Putting the Morr Back in Morrissey》奠定了此种电子音乐的基业,如今,Morr旗下的有关代表艺人包括:“依桑”乐队(Isan)、“拉丽浦娜”乐队(Lali Puna)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乐队(Styrofoam)等,这让该厂牌在浩瀚的电子乐世界里足以启开一片独特的小天地来。
在这个小天地的一端就坐着我们今天谈及的主角人物:“约翰·苏打小姐”乐队。乐队是个二人天地:米查·阿克(Micha Acher,曾经著名德国独立乐队The Notwist成员)和主唱兼键盘手斯蒂芬妮·伯姆(Stefanie Bohm)。虽然乐队成立已经有八年之久,但《Notes and the Like》仅是他们的第二张正式专辑。考虑到阿克还供职于其它乐队,你便可以将“约翰·苏打小姐”乐队看作是他的一个编外计划(side project),此外,基于这支乐队以往的音乐作品,你应该对这个编计划感到非常满意:2002年,“约翰·苏打小姐”乐队发行首张专辑《非P非D》(No P. or D.),整体虽然不甚出色但确有独到之处;2003年的EP作品《谈话之时》(While Talking)在创作上显得过于草率,一支僵硬的开场曲之后便是一堆半生不熟的实验作品。
“约翰·苏打小姐”乐队积聚3年之久的发力让我们很快地感觉到他们的成熟火候,《Notes and the Like》是一部构思缜密并且演绎精致的音乐作品,这次参与创作的除上面两位核心人物之外,还有托马斯·吉尔廷格(Thomas Geltinger)和卡尔·奥斯蒂希特(Carl Oesterhelt)的加盟,这对于整张专辑的声景营造有着重要影响,但在“约翰·苏打小姐”的声音厨房中,阿克仍然是操刀大厨,尤其在该专辑中,你再也看不到曾经的the Notwist乐队与“约翰·苏打小姐”乐队那个明显的关联。音乐的情调变得更加柔和,女声则是平心静气的日耳曼语,但是,声响以及音乐的构思理念却均来自于the Notwist乐队的雅致专辑《Neon Golden》。
除却以上评述,《Notes and the Like》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尽管斯蒂芬妮·伯姆的声音让人听不释耳,尤其当她演绎到触之即碎质感的女高音时,但遗憾的是,这种美妙和张力却被淹没在了一片电子混音之中。比如在单曲《一百万次》(A Million Times)中,伯姆的中心位置被可爱的弦乐二重奏给颠覆,作为作品中的主音歌手,却让人觉得空洞而缺乏内容表达;在另外一支单曲《无人》(No. One)中,她才表现出一种较高的位置;伯姆表现最佳的地方是在单曲《扫描路线》(Scan the Ways)中,藉由吉他声线的堆集,作品显得颇有力量,即使是在中途停顿的时候,也不曾堕去,而伯姆则是这股力量的导引者,整部作品在器乐力量与人声演绎之间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不过,就整个作品来看,斯蒂芬妮·伯姆有意还是无意的缺乏自信的声线的确让专辑有些失色。
“约翰·苏打小姐”乐队在专辑《Notes and the Like》中延续了他们的传统,尽管没有铸成一张伟大的作品。不管“约翰·苏打小姐”乐队是一个编外计划还是一支正规军编制,这张新专辑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权宜之计,但仍让人禁不住要说,“嗯!感觉不错!”(陶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