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第59届戛纳电影节专题 >正文

评论:章子怡并非一个符号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12:11 南方都市报

  当章子怡成为本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委,当她一袭红裙艳惊戛纳开幕式,当她亮相《夜宴》的戛纳酒会,她再次成为中国媒体聚焦的对象。然而,当章子怡屡屡被外国人当成中国电影界乃至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四处张贴时,中国人却不断为章子怡是不是中国的一个符号而争论。当北大教授张颐武说“一个姚明(很奇怪,几乎所有人在引述这句话时都将姚明给隐去了)、一个章子怡,胜过一万本孔子的书”时,人们很容易就想到了数典忘宗。孔子岂可以随便拿一个谁可以比的?他可是“万世师表”啊!

  但许多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堂堂北大教授怎会关心起平民百姓所关心的明星偶像来了?其实,张教授所说的道理我们不必去细究。问题的本源要回到我们已悄然来到一个娱乐资讯开始发达的现实,但我们的好些人却不自知。一如章子怡这次被某报抛进了“中国五十美”三甲之列却无人理睬那样,那只是一家之言。然而,一旦谁动了“我们的孔子”,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很容易自己就上纲上线。娱乐文化通常都属直观式的感性思维,属浅层次的思考,就连魏明伦也免不了这低层次思考,说什么“万世师表不如一尤物”。不过,人们却不会将魏明伦的《潘金莲》与汤显祖的《牡丹亭》来作一番比较的。要是有人要说、要评,那已经离开了娱乐文化范畴了。因此,在我们如今所处的快餐文化时代,出现此等炒作章子怡与孔子的新闻就全都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这样说好似中国人现在很懂得娱乐,其实我们的娱乐文化仍是那么贫血,不但缺乏生气,还让人感到沮丧。不管是前阵子的“馒头血案”,还是“《无极》破坏环保”,又或是范冰冰“包养事件”,窦唯冲击报社,直到让记者们抵受不了长时间等候“王菲产子”的煎熬等等,几乎无日无之不是负面新闻或八卦消息,就是没有如韩国的Rain的演可以在其国内外都极为惹人注目的新闻。笔者并不特别认同人家韩国出了一个国际级的Rain就等同一个娱乐产业是何等出色,但却不能否认韩国的文化娱乐业已经出现一个鼎盛期,这对我们来说可以是一个参照——当然,这个参照并非照搬就可以进入中国内地的。

  如果说,孔子是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的话,那么,当今中国在短时期内是不会出现类似符号的。

  Rain也不是韩国传世的文化符号。不过,至少在现阶段他就可以代表韩国的时尚文化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出现Rolling Stone,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像玛丽莲·梦露这样的形象化人物出现,但章子怡肯定不会是,巩俐目前也不会是,她们不可能会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符号。李宇春可能是中国的孔庆祥(请勿误会就等同是孔庆祥),不过,很遗憾,李宇春甚至连在香港也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换言之就是说,其实我们中国内地的娱乐文化产业尚处幼稚阶段。在人们可能极为需要大众偶像的时候,李宇春的出现是惊喜的;但提到稍高层次时就再也拿不出像样的人物时,似乎说什么都显得太软弱。你看,从张艺谋陈凯歌,到崔健、窦唯,再到刘欢韦唯,及至李宇春或巩俐、章子怡等,全部都只能够在工体或比工体更庄严些的场合接受欢呼。所以,当孔子学院在外国很正式地成立,并真的有不少人报读或由别国培训的时候,懂得孔子者,就不晓得除此以外的中国文化形象(或者,李小龙是个例外)。假如传媒有兴趣调查,不妨到外国去,在巴黎、纽约或伦敦的街头随机抽访,看看究竟谁才是中国文化符号?

  然而,大文化与流行文化相比,后者只能是前者的某种衬托。而我们现在需要的先是这种符号化的“衬托文化”。用过去的话来说,“衬托文化”就是过去的“文艺轻骑兵”。明乎此或才会更轻易地将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列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60,000篇。

  看全面子怡,上子怡官网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