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时下电视剧的“刮风”现象颇为不满。一阵风来,荧屏上到处争播韩剧;又一阵风来,反腐剧、案件剧又被统统挤出了黄金时段;再一阵风来,言情剧、家庭伦理剧成为了荧屏上的香饽饽……诚然,针对荧屏播出的电视剧已经出现的题材单一的现状,必要的宏观调控是需要的。但调控的目的,理应是实现荧屏播出电视剧的百花齐放,而不是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导致另一种题材的单一化或一窝蜂。其中题材决定论的影子总在荧屏上时隐时现。
老实说,像《国家干部》这样直面现实改革生活中的重大社会矛盾的“敢为人民鼓与呼”的长篇力作,在一段时间里于荧屏的黄金时间已少见了。这是与凭借现代电子传媒的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大众艺术理应充分发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奏响时代主旋律强音的作用不甚吻合的,也是与新时期以来中国电视剧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相悖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当然需要包括电视剧在内的文学艺术创作出更多题材多样、风格迥异的优秀作品,给人以启迪,给人以鼓舞,给人以陶冶,给人以愉悦,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这中间,面对着市场经济和娱乐化大潮的文学艺术在为社会“生产快乐”的同时,万万不可忘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 《国家干部》精心塑造的登江市常务副市长夏中民这一形象,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大业中,如何看待执政的国家干部,如何当好为民的国家干部,就存在着两种信仰、两种人格和两种荣辱观的激烈较量。从电视剧《新星》中的李向南形象,到《苍天在上》中的黄江北形象,再到《人间正道》中的吴明雄形象,都曾艺术地呈现出这种激烈较量。这应当视为人民的电视剧艺术创作的一种可贵的现实主义精神。直至我们这次欣喜地从《国家干部》中看到的夏中民形象,更令这种现实主义精神深化到新的艺术境界。在以为民用权、为民谋利、为民献身、清正廉明的夏中民为代表的国家干部周围,团结着大批像李兆瑜、覃康、穆永吉这样的优秀干部群体,他们身先士卒地带领群众营造着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和谐有序、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而像刘石贝、汪思继这样玩弄权术、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的国家蛀虫身边,总是勾结着如齐晓永、杨小贵、战新禹之流的卑鄙小人,他们狼狈为奸地干着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无耻勾当。前者人格高尚,值得效法讴歌;后者人格卑下,理应鞭挞批判。这是中国政治环境和特殊国情下的一种客观现实。为了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国家大局,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电视剧在内的文学艺术都必须直面人生,以审美方式发出正义的声音。文艺,不仅应给人以快感,更应给人以启迪、反思和担当。这是文艺的天职。正如该剧原著张平所言:“面对那些真正的改革者、开拓者,面对着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奋不顾身的志士仁人,要有我们义无反顾的支持和声援;面对社会上那些丑行和腐恶,要有我们毫不掩饰的愤怒和勇气;面对着社会的不公和非正义,要有我们旗帜鲜明的呼吁和呐喊!”
夏中民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源于创作者所坚持的历史观所赋予的可贵胆识,而且源于所践行的美学观遵循着长篇电视剧独特的审美规律。首先,注重把人物置于戏剧冲突漩涡的中心,让人物牵着矛盾走、引着事件发展。且看围绕着登江市的换届选举、清查皇源公司、红旗街危旧房改建、减轻农民负担、精简乡政府机构等事件,以夏中民、陈正祥为正义的一方,以汪思继、刘石贝为邪恶的一方,始终把矛盾聚焦于公与私、为人民与为小集团的较量,从而使人物形象爱憎分明,个性鲜活,跃然荧屏。其次,注重在叙事上脉络清晰,环环相扣,悬念迭出,引人入胜。在长达29集的布局中,基本上做到了情节元素分布匀称,细节安排恰到妙处,使每集“集首有呼应,集中生高潮,集末留悬念”,从而增强了全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仲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