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南方周末:《新闻联播》在变吗?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0:43 南方周末

  “《新闻联播》终于换主持人了!”

  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换脸”后,网民热评如潮。

  当晚7时,两位年轻的播音员——三十出头的康辉和28岁的李梓萌——加盟《新闻联播》。据悉,“康李配”是这档世界上收视人数最多的电视新闻节目17年来第一次出现的新面
孔,也是目前最年轻的一对拍档。

  尽管央视相关负责人称“换人”不过是正常的轮岗,在主持了这档节目17年的罗京看来也不过是“自然规律”,“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新闻联播》换人”仍然在第二天成为中国众多媒体的“头条新闻”,甚至成为不少报纸社论的主题。外媒也在品评两位新主持人时说:现在,中国政府有关当下时事的官方立场由两位面带微笑的年轻人传达出来,与以前几位主持人满脸端庄、不苟言笑的播音风格相比,他们的确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30年来每晚7时播出的《新闻联播》,一时间自己却成了新闻焦点。这一切,都是因为“《新闻联播》不是别的节目”。

  “中国政治生活的一面镜子”

  今年恰是《新闻联播》开播30周年。1976年7月1日,《新闻联播》的前身《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试办。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1980年《新闻联播》对审判林彪、江青“两案”加以重点报道,全国亿万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新闻共同目睹了国家重大时政事件。电视新闻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影响力开始为人瞩目。

  而从1982年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中央授权《新闻联播》比其他媒体提前一天独家发布重要新闻。《新闻联播》权威严肃的形象、上情下达的角色开始确立,也因此,它超越了新闻栏目的一般意义。

  事实上,从创办第一天起,整整30年,《新闻联播》恪守着“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的宗旨,从未改变。

  一位《新闻联播》前记者称,“《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安身立命的重要资本”,因为“它牢牢地稳固了中央电视台的主体地位,央视其他所有的新闻栏目都只是对《新闻联播》的补充”。

  而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雷跃捷教授看来,“也只有中央电视台才有这个资格办这个节目”。

  事实上,在每晚7时到7时30分的《新闻联播》播出时段,全国除中央电视台新闻和综合频道外,罕有一家电视台在此时播自家的新闻。即使已经获准在华南地区落地的香港凤凰卫视,其新闻节目也与央视的《新闻联播》“错车”。

  经过初创时的尝试和改造,到上世纪80年代,从编排形式到播音风格,甚至到播音员,都逐渐固定。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日活动为头条,25分钟国内新闻、5分钟国际新闻的格局也罕有改变。短短16秒的《新闻联播》片头曲,从1988年3月起沿用至今,孟卫东因此被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主持人罗京想改一个发型,据他自己说都没能得到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批准。

  “《新闻联播》的播报风格,从栏目创立开始,就延续了老一辈播音员齐越、夏青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确立的播音原则。”《新闻联播》的首批播音员之一的赵忠祥对本报记者说。他将这种播音风格概括为:“字正腔圆”、“庄严”以及“严谨”。

  2002年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周小普教授带领研究生对《新闻联播》的各类新闻条数作了统计。结果显示,在播出的所有新闻条数中,时政新闻占41.6%,而在新闻时长上,时政新闻更是占到50%以上。至于每类新闻的平均时长,占前三位的分别是领导人活动(157.8秒)、宣传重点(129秒)、会议新闻(93.2秒)。

  已经退休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他经常一边“听”《新闻联播》一边练篆刻,“因为电视里的许多同志我都认识,不用看我也听得出谁在讲话”。

  为了保证这些新闻能够准确而权威地传达,每天下午5时30分,由中央电视台台长、副台长组成的审查小组开始审定当日的新闻。而在一些重大选题上,相关报道还需中共中央办公厅直接审定。

  “观众对严肃的、把握中国政治生活脉络的新闻节目是认可的,30年来也形成了收视习惯。”雷跃捷教授说,“老百姓可能不读报纸,不读大报的社论,但他们通过《新闻联播》了解中国政治生活的动向、趋势。”

  “《新闻联播》就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一面镜子,一个晴雨表。”雷跃捷教授说,“《新闻联播》30年来,能保持其形式内容,能保持高收视率,能保持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力,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

  “我们兢兢业业、谨谨慎慎、认认真真地工作,就是为了把国内外重大的新闻按照既定的原则和框架,恰如其分地传达给观众。这是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赵忠祥对本报记者说,“我们口述再大的事情,都只是一个传递者,而不是一个参与者。”也因此,对于自己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明星,赵忠祥都觉得“莫名其妙”。

  而因为同样的原因,当浙江籍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于今年“两会”期间提交提案指出《新闻联播》部分主持人应该更换时,无论在《新闻联播》内部,还是在普通百姓中间,都引发了争议。“但人们想不到中央电视台把这件事推进得那么快,干得那么漂亮。”一位行内人士说。

  同样因为《新闻联播》的特殊地位,各地也很着重当地新闻在《新闻联播》上的播出。“《新闻联播》是地方政府宣传工作成绩的重要途径。全国的老百姓都在看《新闻联播》,中央的首长也在看《新闻联播》。”一位《新闻联播》前记者说。

  和地方政府一样对《新闻联播》的“黄金时间”重视的,还有众多的广告客户。紧跟在《新闻联播》之后的15秒广告时段,其广告费是所有电视节目中最贵的。1995年中央电视台推出该时段广告招标,曾经创造了“标王”的新名词。1998年“爱多VCD”以2.1亿元天价“夺标”,相当于每秒钟花掉38000元。而2005年,“宝洁”为这一时段的广告投入3.85亿元。

  谁在看《新闻联播》

  如果说《新闻联播》是中国国情的晴雨表,那么收视率就是《新闻联播》的晴雨表。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体调查公司提供的今年1月至5月的统计数据,在全国35个中心城市中,《新闻联播》的平均首播收视率为5.6%。

  看上去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如果将这个收视率推广到全国,那就意味着每天有7280万人收看这档节目,而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美国广播公司?NBC?的《晚间新闻》,每天的收看人数只是1000万。

  家住北京后海的张朝顺老人就是这7280万人中的一个。今年71岁的他,觉得《新闻联播》“大方、得体、亲切”。

  “《新闻联播》是老一代人认识电视新闻的第一步,他们认同这种风格。”陈昌凤副教授分析说。

  而另一位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的老人是“中国第一村”——华西村——的老支书吴仁宝。看《新闻联播》是他惟一雷打不动的日常活动。2004年,得益于对《新闻联播》报道的准确理解,他提前估计到国家将对钢铁产业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当即调整了华西村钢铁厂的生产销售计划,避免了重大损失。对这一点,他反复向本报记者提及,津津乐道。

  而今年,他也成为了《新闻联播》推出的“时代先锋”中的一员。

  关于“谁在看《新闻联播》”的问题,互联网上还流传着所谓“浙江商人的22条军规”,首当其冲的一条,就是“坚持收看《新闻联播》”——要想把握经济局势,必须关注政局,新闻联播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着实为中国商人的最佳晴雨表。“22条军规”的真实性或许无从考证,但是对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瑞和金义集团执行总裁王洪中来说,收看《新闻联播》确实是每天必修的功课。前者作为建筑商,需要通过《新闻联播》准确了解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政策,后者则关心国际油价和国内市场的变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重要作用。”李明瑞说,“所以有时候即便在应酬,只要可能,我还是会打开酒店包厢的电视机看《新闻联播》。”

  或者出于历史感情,或者因为实际需要,总会有人看《新闻联播》。有评论认为,它温暖了几代人的心灵,也启蒙了几代人的心智。可以说,时至今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新闻联播》情结”。

  但是,尽管收视率在中国所有电视节目中仍然保持第一,尽管电视连续剧、电视娱乐节目仍然以“收视率赶超《新闻联播》”为荣,相较于上世纪80年代收看《新闻联播》的盛况,目前境况并不乐观。

  “《新闻联播》的收视率,80年代一直稳定在50%以上,最高峰时曾经达到58%。”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小普教授说。

  “我关注时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姚佳威说,“但在这个崇尚多样化、崇尚魅力、崇尚新颖的时代里,一个新闻节目的门面多年不变,实在不符合‘与时俱进’的潮流。”

  和姚佳威持类似观点的,在本报记者随机采访的10名北大学生中,就占了6名。在他们眼中,凤凰卫视的新闻节目才做到了“与时俱进”:口语化的播报方式、按照新闻规律安排内容、精辟到位的分析,等等。

  凤凰卫视、东方卫视播出的完全不同于《新闻联播》的新闻节目,实实在在地分化着这个曾经拥有中国一半观众的“新闻权威”的市场。

  “在一个多元社会的背景下,在一个自由选择的进程里,慵懒的电视观众手中有遥控器,遥控器上有许多的新闻频道。”有媒体评论说。

  “《新闻联播》开始讲故事了”

  可以想见,对收视率的大幅下滑,《新闻联播》各级人员不会无动于衷。

  “《新闻联播》有改革的必要性。”雷跃捷教授说。事实上,在央视举办的多次研讨会上,专家们都中肯地提出改革《新闻联播》的意见:“要更平民化,不能高高在上”;“相当一部分报道没有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对外开放那么多年了,国际新闻却越来越少了”……

  “《新闻联播》收视率下滑,老百姓不满意,中央电视台不满意,上级主管部门也不会满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教授说,“随着时代发展,市场经济越来越成为主流,这种形势下,《新闻联播》不变不行。”

  事实上,《新闻联播》的某些变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

  雷跃捷教授的记忆中,《新闻联播》“最大胆的一次”是1986年1月29日,那一次,“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被作为头条新闻播出。“没有将中央领导人的活动或国内重大事件放在头条,这在《新闻联播》历史上是第一次。”雷跃捷说。

  这次变化引起了国内新闻界的关注。“我们以为《新闻联播》从此要真正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了。”雷教授说,“但是据说这个思路并没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样的情况后来也再没出现,甚至连‘9·11’事件,《新闻联播》都没有作为重要新闻播出。”

  类似的改革试验在《新闻联播》的播音队伍里也有发生,但也同样无从继续。

  《新闻联播》的很多新闻稿,来源于新华社首发的通稿。由于新华社通稿不能改,在电视台上本来应该用口语播出的新闻,这时只能念文字稿,即便播音技巧再高,也无法像口语播报那样自然。

  2002年时,《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们用了一星期的时间,练习“说新闻”。他们在一些句子结尾加上了“呢”、“啊”、“啦”这样的语气词,试图让新闻播报更亲切。

  “但结果他们自己都觉得非驴非马,语气很古怪。”陈昌凤副教授说,“新闻内容已经决定了语言风格、主持人的形象甚至是演播室的设置。《新闻联播》总体已经风格化了,不可能光从语言风格改。”

  所以,“在目前的央视新闻栏目中,只有《新闻联播》还保持着播报体的新闻播音风格。”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李小华院长说。

  同样在2002年开始改革试验的,还有《新闻联播》的新闻操作手法。当年,中央强调媒体的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把版面留给基层,把镜头对准群众”。《新闻联播》应势而动,从“三贴近”入手,改进领导人活动和重要会议的报道。“注重用‘同期声’”就是其中一项举措。那一年对胡锦涛总书记出席某次会议的报道,就是因为灵活地加入了胡总书记的现场讲话而受到点名表扬,称赞《新闻联播》对严肃的政治活动也能做到生动活泼。

  而给周小普教授留下更深印象的,则是《新闻联播》从去年开始的一项转变,“《新闻联播》开始讲故事了”。

  去年报道三峡工程时,《新闻联播》讲了一个“陈大爷的鱼塘”的故事,折射工程的综合效益:以前每年的洪水都会冲垮鱼塘,但是三峡蓄水分洪后,陈大爷终于放心挖了鱼塘;而三峡工程发的电也让他放心用电氧气泵给鱼塘输氧。类似地,报道“振兴东北”专题时,《新闻联播》也通过“姚师傅的小火车”联系到东北林业的发展。

  “《新闻联播》在努力讲好听的故事。”周小普教授说。但是讲故事还是没能改善人们对《新闻联播》既已形成的印象,重要原因是这些故事所占内容的比例不大。”

  实际上,《新闻联播》并不缺新闻人才。实际上,由《新闻联播》采编人员为主力创办的《东方时空》,早在1993年就喊出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口号,其后创办的《焦点访谈》也真正抓住了“焦点”。

  “新闻形式服务于新闻内容。《新闻联播》要进一步改革的,恐怕也在于内容。”展江教授说。

  去年10月,央视副总编辑袁正明在解读央视改革的几大举措时说:“对于拳头栏目《新闻联播》,要把握独家强势资源,将时政新闻做得更精、更活、更权威、更大信息量。”

  今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面改版。“(改版)最重要的目标是要让人们愿意收看(央视新闻节目)。”央视新闻中心主任梁晓涛说。

  而行内人士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新闻联播》改革无疑还有许多事要做。 黄志鹏/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46,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