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电视剧《国家干部》,其意蕴内涵的尖锐性、壮烈性,让我震撼;其叙事结构的波澜迭起、悬念频生,让我欲罢不能。剧中围绕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前后先进力量与阴暗势力起伏曲折的斗争,热情讴歌了真情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夏中民等基层党员干部的感人形象,弘扬了时代正气。
这部剧果敢地直面现实社会的深层矛盾,敏锐地揭示当前干部管理体制机制上的弊
端,深刻鞭挞腐朽势力的卑鄙、阴险和残暴。更为可贵的是,它彰显了党和群众征服陈腐势力的必胜历程,显示了党的为人民利益义无反顾的历史逻辑。剧作不回避矛盾,粉饰生活,虽然阴暗有时强横一时,但那些无私无畏、一心为公的干部,坚持正义、浩然坦荡的群众,始终占有优势,显示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必然性。观众也从中进一步感受到改革的必要和成果。
在艺术上,该剧将政治主题寓于强烈的观赏性之中。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剧情演进中,奏响着时代的强音。在党和人民制服一个又一个险象中,突现了艺术创造的匠心。剧中采用“一鸣惊人”的手法,在第一集一开始就是假农药毒死田陇上的一只狗,并致使一批农民中毒,紧接着,镜头转向市委大楼门前一些被煽动起来围攻副市长的乡村干部的场面,又接着,省公安厅来登江市查封了刘石贝、汪思继等操纵的假合资企业皇源公司的账目。斗争场面接踵而来,让人目不暇接。这种起伏不断的紧张节奏不限于第一集,而是贯穿全剧的始终。值得称道的是,这种紧张节奏并非只是为了吸引观众的观赏目光,而是与全剧的时代神韵相合拍,这个时代神韵就是党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遗余力地同腐朽阴暗势力作斗争,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奋斗不息。
不难看出,编导的艺术匠心还表现在能在宏大叙事中,巧用有意味的细节。如汪思继为了与黑后台刘石贝攀亲,帮流氓儿子汪飞把刘的外孙女刘晶追到手,竟让无恶不作的齐晓永为汪飞捏造了莫须有的三种“珍贵礼品”:枫桥的露水、丝绸之路的黄沙和大昭寺的钟声。而这全是虚幻的假货,而汪飞竟郑重其事送达刘晶,理所当然地遭到刘晶的耻笑和拒斥。这个荒诞的细节,有力地嘲弄了几个炮制者的无耻与无知。又如乡长战新禺,自己刚刚花七块钱吃了饭却让饭馆开70元的报销发票。接着他同调查组谈话时,竟大言不惭地诬告夏中民花七元吃饭却报销70元,一副不知羞耻为何物的嘴脸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国家干部》在刻画人物上,可谓精雕细刻,特别是对正反两极的核心人物的刻画各具特色。首先,主人公夏中民的形象,不像有些作品那样注重周旋于阴谋势力,而主要写了他聚精会神地为老百姓谋求福利,比如他力排众议,坚决为农民减负,撤区并乡,精减冗员,坚决查办官商勾结出售假农药使不少农民中毒的案件,为扩建农民急需的江北水库而四处奔走,阻止干部入股沙石场,为农民工讨还拖欠的工资,为穷困的拆迁户修建经济适用房,等等。夏中民在一件又一件的实际工作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显现了他亲民、惠民、富民的公仆魅力。第二,不像有些影视剧那样,依仗人物性格的“另类”极致塑造形象,类似专靠外部形神“另类化”来强化性格的手法,偶而为之,可收新奇之效,但目前颇有流行之势,这就容易影响对正面人物的形象塑造,影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发掘。如果习以为常,成了套数,则无助于人物久立于艺术画廊和观众心目之中。《国家干部》中的夏中民既性格鲜明、个性突出,又全身心贴近普通大众,以普通人的平易面目,尽显不平凡的精神。当群众手捧红烛,在医院门口,守望企盼夏中民早日康复那组静态长镜头出现时,我不禁想起剧中的歌词和台词:“后土望苍天”,“百姓是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