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喧嚣中的文化“幌子”--人人会变又如何?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11:51 信息时报

  这些年川剧没有推出什么新剧目,但川剧中的那张脸总在变,不是变得越来越精彩,而是变得越来越烦人。最近的新闻是关于泄密的,据说有人将川剧变脸绝技“泄密”给外国演员。消息公布后,网上一片骂声,有人甚至将泄密者骂为汉奸。

  变脸是川剧运用在剧情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但不管你怎么变,都是一种技术,顶多是一种杂耍,它是为剧情服务的,是中国戏剧中脸谱艺术中的一个子项。中国戏剧中,
演员利用色彩夸张的脸谱来为角色定型,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识别忠奸,艺术评论中大加鞭挞的“脸谱化”,原本就是指这种观剧的“方便法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艺术创造的鉴赏能力的进步,人们对脸谱化的表现手段感到厌烦,希望看到更接近生活原型的人物形象活跃在面前。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物之所以具有典型性,就是因为比莫里哀的戏剧高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摆脱了按照性格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古典主义规范。现代戏剧和后现代戏剧更是将莎士比亚的抛在后面,对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捩转进行更为尖锐的追问。所以,脸谱就成了审美的累赘,还可能成为一种误导。可惜,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还是希望借助脸谱来识别忠奸,这也是中国当代戏剧实验缺少观众呼应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再来评估川剧中的那张脸,变得再快,变得再多,对当代戏剧的发展来说又有多大意义呢?特别是当变脸成为一种从戏剧中分裂出来的单独表演,甚至成为酒家饭店中招引顾客的手段,它的生存危机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廉价的喝彩声中,对川剧本身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还有一个事实是,这些年来在不少城市里,无戏可演,当然收入也锐减的川剧演员开班授徒,无论是谁,只要交了钱就可学到变脸的所谓“绝技”。在此情况下,“泄密”是不是生活所迫?

  如果我们还将川剧当一回事,应该多创作几出优秀的川剧来让观众看,政府也应该加以扶植,而不是将剧团一古脑儿地推向市场。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一些地方政府官对川剧的态度发生重心偏移,以保守的心态将变脸技术紧锁起来,拔高它的艺术价值或开发成旅游资源,而川剧市场与观众如何培育则考虑得很少,这也是变脸越变越玄的原因之一。其次,如果我们还认为中国戏剧是一种优秀艺术的话,应该想想有多少个剧目可以走向世界,可以在国际大舞台上表演,让外国人感动流泪。再次,变脸这一技术活就是让外国人学到手后又如何呢?他们充其量也不过是变魔术一样表演一番罢了,他们如果真能学到川剧的真髓,粉墨登场表演一番,反倒是中国文化的幸运了!我们不是一直在期待中国文化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吗?那么让更多老外以游戏心态变一下脸,也不失为一个方便法门。

  再想想吧,每年我们有多少青年人在欧洲学习美声唱法和器乐?欧洲失去了什么?没有,他们得到了更多的知音。 坦特/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720,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