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当梦想照进现实》:一部彻头彻尾的八卦电影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10:45 中国新闻网

  徐静蕾(blog)(blog)自导自演的影片《当梦想照进现实》,随着她刚窜升的高人气和拉上编剧王朔衍生的新话题,顺利地拍毕上映了。

  王朔将八卦电影化,而徐静蕾和她的公司则将电影八卦化,最终两者携手实现了将八卦商品化

  “老徐电影,王朔语文。”徐静蕾的新上映的影片《梦想照进现实》打出这样的宣传口号。更靠谱的说法应该是“王朔电影,老徐包装”。

  王朔搭台,老徐唱戏

  105分钟的电影,从头到尾就是一男一女在一间屋子里团团转、海聊,更确切地说是在以北京土话、娱乐圈“黑话”瞎贫,具有闷骚文艺片的典型特征——话痨,极大挑战观众审美疲劳的限度。

  电影中这种纯对话形式其实并不新鲜,很自然地令人联想到喋喋不休至大师级别的法国导演侯麦和闲聊乱侃至准大师级别的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这两位都是对话的狂热爱好者,侯麦的“六个道德寓言”和“四季故事”系列、林克莱特的《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都是男男女女一场接一场的神聊,而且都“漫不经心”地聊到了“形而上”的高度。

  他们那些看似毫无边际、不着四六的“废话”中其实有着清晰的逻辑,总是以情欲为核心发动机,紧紧围绕男女之间欲拒还迎的张力关系,言语的你来我挡背后乃是情感上的百转千回。

  《梦想照进现实》也利用了情欲来刺激人的窥探心理,只不过仅仅是噱头而已。这一点,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更明显,报纸上刊载的影片剧本一上来就是“女演员进了男导演的屋。她宿醉未醒,头晕脑涨;他刚脱光光,要上床……”按照娱乐圈男导演女演员关系学的潜规则,这样的情境设置有点叫人浮想联翩的意思。

  但这仅仅是虚晃一枪,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影片完全脱离情欲这种“形而下”的层面,男导演和女演员竟然一本正经地在“梦想”“现实”“信仰”等若干终极问题上进行了“形而上”的交锋。

  王朔极具娱乐精神地狠狠利用了一把那条关于他和徐静蕾的著名八卦,由他推荐的韩童生扮演的男导演和徐静蕾扮演的女演员俨然就是他们两位在银幕上的化身。

  正如两人在现实中的绯闻,电影里的男导演和女演员“疑似”有点什么,但也正如他们本人从未正式承认过,王朔在电影中滴水不漏地把男导演和女演员变成了纯情无比的朋友关系。

  他故意刺激了某种八卦期待,又故意让这种期待落空,几乎连一点暧昧都不玩。王朔对侯麦和林克莱特式的若即若离的暧昧不感兴趣,那种小肚鸡肠的扭捏劲儿对于他来说实在显得太小资、太“小而滋事”(王朔在本片中对“小资”的新解释)了。

  整部影片无关风月,只关圈子,可视作王朔过去对大众文化所作批评的某种延续和补充,甚至可以把这部毫无情节的电影就当成王朔的一篇杂文。

  影片基本是他和徐静蕾这两位圈内人的自身体验,王朔对艺术创作价值的疑惑、对他著名的炮轰行为的反思,徐静蕾对过去纯情形象的嘲弄、对自己演技备受质疑的回应等等。说白了就是用王朔发明的各种新词汇绕着弯儿东拉西扯娱乐圈的八卦,可谓对娱乐圈现象既洞若观火又乐在其中。

  这种既享受又批判、既清醒又沉醉的状态一直存在于王朔的创作中,如果说有变化,那就是自嘲的成分越来越多。已近知天命之年的王朔,少了前些年那种四处找茬、抡着大棒子就上的意气,更多的是自己跟自己拧巴。

  不过,大概因为太久没发言,恨不得把憋了好几年对娱乐圈的看法一吐为快,王朔一下子就说high了,以至于进入了“装深沉”的境界,直奔那些虚无问题而去。

  这场没来由地上升到抽象层面的对话特别像时下中老文艺青年的那种饭局,带着一股醉醺醺晕乎乎的劲儿把满腹鸡毛蒜皮的牢骚整成了某某主义的抒情诗,一半是假模假式,一半是真心实意,矫情起来没法不来点装腔作势。

  好在王朔的拿手好戏就是“装”,多年前装纯情、装玩世不恭,现在装崩溃、装绝望,同样装得很有“范儿”。

  王朔把一堆鸡零狗碎的八卦捣鼓成了剧本,虽然影片也在考验徐静蕾的导演技巧,但相对于王朔的语言能力,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

  欲拒还休的“老王”

  电影里填塞着王朔的聪明,而电影外则充斥着徐静蕾或许更确切地说,是徐静蕾和她的公司的精明。通过翻炒一条流传数年的旧绯闻,一部本身缺乏通常意义上观赏性的低成本文艺片被活生生地炒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话题。电影很闷骚,电影之外则很风骚。

  徐静蕾和王朔,早在坊间被嚼过若干年,但除了传闻还是传闻,一度徐静蕾一口一个“没事甭提王朔”“王朔对我的人生没有影响”,坚决屏蔽此类话题。直到徐静蕾变身导演,王朔的影响也有了蛛丝马迹。

  她的处女作《我和爸爸》,那股嬉皮笑脸的劲儿和调侃的小幽默分明带着王朔的烙印。关于“徐静蕾成功转型的重要原因是王朔提携”的说法,在业界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据说王朔参与策划修改了《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剧本。直到去年徐静蕾筹拍《宫里的日子》,王朔的名字已经赫然挂在了编剧席上。

  《宫里的日子》搁浅后,《梦想照进现实》成为王朔和徐静蕾首次正式联手的作品。随着影片上映日期的临近,徐静蕾开始越来越频繁、高调地主动谈论起王朔,她称其为“老王”,当然,内容依旧只是让大众和媒体雾里看花般猜测。影片海报上,王朔的名字排在了最上方,可谓是影片的真正“领衔主演”。而在影片首映前一个月,更先行在报纸上推出剧本的连载,提前预告了“王朔出品”的招牌。

  徐静蕾和她的团队很清楚,王朔是这部小成本电影最大、或许也是惟一的卖点。从八卦中来,回到八卦中去,这场“才子佳人”式的宣传炒作得活色生香。事实上也相当见成效,有调查表明大部分观众正是冲着“王朔”的名头来看这部电影。

  且不论徐静蕾在把王朔的剧本变成电影过程中起了多大的作用,至少在把电影包装成商品这一环节中她和她的团队显示出颇为高段的手腕。

  实际上,影片还未上映就已经通过全方位开发软广告植入和无线增值等周边业务完成了成本回收。影片中极其醒目地出现了手机、网站、饮料等好几个品牌,首映式则有徐静蕾担任代言的家电企业冠名赞助,剧本经典台词和她演唱的主题歌都被制作成彩铃提供下载。

  一部单一场景、看似乏善可陈的电影被挖掘出如此多的商机,也算是给国产中小成本电影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

  在提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票房成绩时,徐静蕾曾经对国产电影的发行环节表示过抱怨。而这部《梦想照进现实》就是由她自己成立的公司全盘操作,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收益相当不俗。能够组织起这样一票高效的人马进行操作,这种能力亦值得侧目。与其说这是她的聪明,不如说是种精明。

  王朔将八卦电影化,而徐静蕾和她的公司则将电影八卦化,最终两者携手实现了将八卦商品化。这部被称作“小众”的电影,其实彻头彻尾地与八卦这一大众的消费品结合在一起。

  《梦想照进现实》貌似大胆的尝试,但是经过仔细算计,不过是一次安全的冒险。木河/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30,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