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许海的音乐字符,透过电波辐射入听众的耳膜,他们开始发出惊叹:“许海的音乐让我发现了不一样的音乐世界!” “许海的音乐洞悉着现实社会的种种,用人性的视点发掘内心深海,我从他的音乐中才体会到了真实!”人们将焦点再次投注到了这个在加拿大留学的音乐痴迷者。为了拉近海迷、音乐爱好者和许海的距离,笔者走进了他,走进了他的世界。
一:爱,伴随音乐成长
严父慈母,大抵家庭都是如此,许海家也不例外,所幸他的母亲不是一味地迁就或是溺爱,而是给他无限追求自由的权利,并付诸执拗行动的态度。博深的母爱,浸满了许海的心,成为其创作的源源动力,谈及母亲的伟大,许海凝眸望去,黑色的海洋里涨满了水,汹涌澎湃起来,“妈妈是世界上最先肯定我的人,无论我生活得如何被动,她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凝望着我,所以我的作品中总能透着关怀和爱。”但是,被感动得又岂止是许海?许海的母亲也被他感动着,“在首张专辑《41号随想》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前夜,我静静读着海海的歌词,慢慢地泪流满面起来,因为,突然间,我从字里行间中,发现儿子真的长大了,那深峻而厚重的文字,深深打动着我,在那时,我已经意识到,儿子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所属品,更成为搭建人与人心灵交汇的天梯,在那刻乃至于现在,我都是骄傲无比的。”
二:“不想背书”,在音乐中呐喊
《不想背书》是许海首张专辑《41号随想》中,最被广泛推崇的作品,这是他求学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成功,往往是偏执人所享有的胜果,比尔·盖茨辍学是如此,许海亦是如此。聪明伶俐的许海,不费气力就考上武汉的重点中学,但就在他时处坦途,半踏入象牙塔的台阶之时,他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扭转死读书的学习模式,投入全新的音乐空间。这个时候,许海是苦闷的,思想累积到了一定程度,还拥有了自我的判断方式及思维,所以,他认清到了自己与现代教育的格格不入,他开始想逃离那个束缚的圈子,冀望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选择自己想要创建的事业。他的苦闷无处发泄,唯一的寄托就投放在了音乐上,他将领悟穿透在了音符和文字间,他知道自己无力改变什么,只有将愤慨和不解深埋进“不想背书”中,化作铿锵有力地呐喊“我是真哎呀不想背书,但是家长校长大人快把我逼哭,什么什么叫做填鸭式的教育制度,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还是祖国的猪……我是真哎呀不想背书,我就是要玩HIPPOP再装一装COOL,讲大道理的人全部都跟我去扫马路,你们的传教我听了最多打一打呼。”这首歌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许多人纷纷在网上留言,有的网友直言:“《不想背书》就是劈向应试教育的刃剑,它把我们曾经的叛逆与彷徨,还有那份厌恶的情绪,都淋漓尽致地通过乐曲表达了出来,我很支持这种行动,这是对现实的人性关注。” 有位留言者忧心忡忡:“《不想背书》触及到了一些敏感问题,会不会因此被封杀呢?”赞赏和担忧的声音并没有削弱反对的力量,“这首歌太片面了,我担心强烈的反导向性,会让更多学生迷失自己,产生更多的反叛情绪!”还有的反对之声更是坚定:“中国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地改进,哪有这般的指责?这种粗口式的抱怨真是令人寒心!”意见虽然纷纭多样,但是在许海看来,却是成长中的一剂良药,储蓄能量的推动力!
三:守护音乐圣梦
独自游学于他乡,对一个年仅19岁的少年而言,是种磨难,是种考验,所幸许海经受住了困境,他以一个男孩的肩膀担负了男人的理想,承担了男人的执着,用双手、双耳构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我的世界里装满了音符,我只有它们,除了父母。我的理想自小生成,到现在也不曾动摇,也无法动摇。创作成为生命的主题后,我用尽全力去守护心中神圣的梦,不让自己或其他人亵渎她!”从那时开始,他就在异乡与音乐相依为命了……初到异乡时的苦闷,短暂地占据着内心,而后便是艰辛的学习生活,当许海被温哥华电影学院音乐制作专业录取后,他的时间就被如山的课程填满,常常学习至凌晨两、三点,随后就在教室里和衣闭目,捱过余下的时间。有时,为了模仿电影里的插音,寻求声音的真实性,他不惜在数个小时内,不断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捕捉同一种声音。一次,为了录好高跟鞋的声音,许海不得不亲自穿上高跟鞋,在整个下午的间里,与“笃笃”声为伴。所有的种种困难,在执着的理想面前,变得低微而廉价,许海用坚持等待了成功的幸福降临!当笔者传达歌迷对他的关心与问候时,许海有些激动,“我现在仍在继续着加拿大的学业,希望以最快速度完成它,对于歌迷及音乐爱好者的厚爱,我百感交集,激动万分,谢谢他们,有了他们的鼓励,在音乐路途的探索中,我才不会孤独!”方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