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新京报:出洋看中国又何妨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11:59 新京报

  如此古老而辉煌的文明,不单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因此,它的文明产物出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也不奇怪。出洋看中国没什么奇怪,这才能说明中华文明的广为传播。何况,到了别人那里,是被当宝一样供起来。

  最近,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访问中国,相中了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一座徽式古民居“翠屏居”。有企业准备以20万元人民币买下相赠,今年8月整体搬到瑞典。

  在民意上,这一事件遭到了反对,反对者认为“难道将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去国外缅怀‘古民居’?”在法律上,当地政府援引《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将这一购买行为予以封杀。而对于房主来说,这可能是一场悲剧。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无法把这套久已无人居住的老宅出售,而每年还要继续支付沉重的2000元维护修缮费,直到老宅坍塌。(据14日新华社消息《皖南“翠屏居”将“搬迁”瑞典引发中国古民居保护乏力的话题》、《计划整体卖给瑞典的安徽古民居经鉴定为文物》)

  很多人立即将这一事件同黄山“荫馀堂”联系起来:此前,黄山市休宁县黄村的古民居“荫馀堂”,经过7年多的策划被卖到了美国。美方斥资1.25亿美元,从“荫馀堂”

  拆下的700块木件、8500块砖瓦、500块石件,被装进40个国际标准货柜,漂洋过海运至美国。2003年6月,“荫馀堂”连同扩建后的博物馆一起正式对公众开放,目前其主题网站已跻身美国十大网站之列。

  现在,黄山荫馀堂徽文化研究院争取到近千万元资金,准备在原址重建“荫馀堂”。

  听起来像个绝妙的黑色

幽默,不是吗?如今,“翠屏居”又走到相同的十字路口上,只是这一次好像不大可能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国外拥有中国文物原件,而我们拥有仿造品。

  相信这一事件将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取得圆满解决,“翠屏居”得到了保护,老宅的继承人也能免去漫长而痛苦的修缮生涯。甚至可能因此而开发出旅游景点来,整个事件成为皖南古民居旅游的绝佳宣传广告。在这个时代里,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但是,在中国这样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里,还有多少类似“翠屏居”这样的文物?它们是否也有同样的幸运?和5000年相比,“翠屏居”的年代只有区区200年,但是按照《文物法》也属于文物的范畴。从艺术价值上看,它代表的是皖南地区的古民居建筑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但又不能代表中国古建筑的最高成就。像这样有年头没年代,有特色没成就的明清文物,在中国又有多少?个人和地方政府又能投入多少资金进行保护?“翠屏居”因为要被卖到国外而引起关注,而又有多少类似的建筑正在朽坏坍塌,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问题又回到了最初:该卖还是不该卖?让子孙后代到国外去缅怀先人固然伤情,那么和他们面对废墟无可缅怀相比,究竟哪一种做法可能更好一点?保护文物是一件正确的事,但是知道何为正确和有能力做正确的事是两个概念。在做好文物统计和鉴定的基础上,如果能适当卖掉一些不那么重要、不那么有代表性的文物,用这笔钱来维护其中的精品,可能意义比读一次报纸抢救一次要大得多。

  最后,中华文明在这个地球上已经存在了5000年之久,几乎和这个世界一样古老。如此古老而辉煌的文明,不单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因此,它的文明产物出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并不奇怪。出洋看中国没什么奇怪,这才能说明中华文明的广为传播。何况,到了别人那里,是被当宝一样供起来。

  □和菜头(云南专栏作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