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证明,抄袭可不简单,而是一种混合了表演、欺瞒、情感诉求的高超技巧。
当抄袭等投机取巧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一种手段的时候,保持沉默也许是让自己心平气和的最佳手段。君不见,花儿乐队涉嫌抄袭,声名不见损毁,反而让口水歌《嘻唰唰》变得更为流行。当自己的抄袭已成铁案,郭敬明依然高昂骄傲的头,决不道歉,拥趸们欢声一片,支持声不断。
一次次看到这些闹剧,让人只能张大嘴巴,像小品中的赵本山一样连呼四个“呀”后,感叹“这世界疯狂啦”。传统道德下,抄袭无异于偷窃,应该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事件,高傲的郭敬明也被判罚21万元。为什么在这样的道德和制度的双重监督下,郭敬明们依然大抄特抄,甚至“义正词严”决不道歉,仿佛自己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正如有人所宣称的假摔不仅是足球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成为精彩比赛的必要条件一样,抄袭好像也已经成为某些人炒作借以延长自己公众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了,学而时“袭”之,不亦乐乎。事实也证明,抄袭可不简单,而是一种混合了表演、欺瞒、情感诉求的高超技巧。以至于有人认为高考抄袭作文被判零分完全是“大众的弱智”表现,应该像对待足球场上的假摔一样,既然给了点球,就不能收回。
日前,因为两位“80后”代表人物的拍案而起,郭敬明抄袭案再次被推到台前。张悦然指责郭敬明不道歉的行为让他“丧失了从文资格”,同时呼吁“80后”写作群体要自我拯救,否则“会让罪恶借文学之名以行”。韩寒也在自己的博客上,批评郭敬明的拥护者一味维护偶像的行为是“幼稚、是非不分”。但令人遗憾的是,张、韩两人的檄文发出至今,整个文学界还是一片沉默。这不能不令人想到“麻木不仁”一词——对抄袭行为的“宽容”其实是一种麻木。
可怕的是,如此麻木下去,抄袭等投机取巧行为将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或许还会成为风尚。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还谈何创新?面对学而时“袭”之的行为,我们还要沉默下去吗?(霍晓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