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新浪娱乐大讲堂专题 >正文

《雨吁》:能理解,不接受,很难说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12:00 新闻晨报

  窦唯的新专辑《雨吁》的歌词用的全是《康熙字典》里的生僻字,读来有如天书。

  估计《雨吁》下周面世,争论将会更大。

  我猜测拿到今天晨报的不少读者肯定也在办公室里跟同事们互相比认字玩,看看谁更像孔乙己。

  对于窦唯这次小小的语言革命,我是理解的。

  曾经半懂不懂地看过索绪尔的书,知道点关于“所指”和“能指”的常识。说白了,就是一个语言符号,他的语音和它的意义之所以组合在一起,其实是偶然的。比如同样是“水”,中国人念做“SHUI”(水),外国人就可以叫做“WATER”。从这角度看,《雨吁》就是一种回归,把字反朴归真到“发生学”所谓的语音和语意相逢前的原始状态:取其音,不取其意。

  争议的焦点集中在这里。大家既然习惯了声音和意思结合的状态,对这种“天书”难免会难接受。“歌词么,总归要有意思的,没意思叫什么歌词呢?”

  话听上去没有错,但让我举个例子吧,就拿一句很多人熟悉的歌词来说,“蚂蚁蚂蚁蚂蚁蝗虫的大腿,蚂蚁蚂蚁蚂蚁蜻蜓的眼睛”,请问这句歌词是什么意思呢?这句歌词,没有出现很明显的“音”和“意”的分离,但是它们的组合本身,却并不具备语言上的意义,照我说,只为了上口好听。倘若有空看点现代诗歌,你会明白,窦唯这次的手段倒真的不是什么新发明。所以说,不是不能理解。

  但不接受。不接受,是因为窦唯的创作有一个天然的矛盾———语言刚开始的时候,固然是随意的,但是一旦约定俗成了,就有了社会性。任何个人有意变更语言的约定俗成的规定,都会导致和社会交流的失败。所以,《雨吁》自它降生,就是反符号、反社会的,或者说窦唯他压根就没有幻想和多数人进行沟通。但是,他偏偏要求拿到市场上卖,这———就是矛盾。

  但是,又要说“很难说”。什么很难说?销量难说。

  窦唯很久前是王菲的丈夫,后来离婚了,不久前刚刚大骂高原,跟着纵火烧了一辆记者的车……这样的传奇人物出新专辑,是不是该听听呢?这是一种想法。另外一种想法应该也有市场:怎么可能?多数字认不出?中国字中国人还能认不出?就不信这个邪,偏要买张听听。第三种想法:据说,听这个最前卫了,咱也不管听不听得懂,反正先前卫起来再说,不就一张CD嘛,又不是保时捷最新款……

  100个人买《雨吁》,可能只有1个人是纯粹地是冲着音乐去的。因此,从音乐的角度上来说,大家消费的只是我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传奇”或“好奇”。当然,从商业角度上来说,人类心灵的弱点和盲点会被很轻松地利用,来形成特定的消费群体———市场有时候就是这么牛。 作者:□李建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