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反特剧《密令1949》被称电视版《无间道》(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01:02 新京报
反特剧《密令1949》被称电视版《无间道》(图)
由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引出了诸多悬念,《密令1049》也被称为电视版的《无间道》

 
反特剧《密令1949》被称电视版《无间道》(图)
《密令1949》

  自从《一双绣花鞋》《梅花档案》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取得了高收视成绩后,反特剧开始浮出水面,成为涉案剧之后,最具商业元素以及收视号召力的电视剧类型。刚刚在北京电视台落下帷幕的《密令1949》以5个点的收视,在近期的电视剧中处于收视首位。从《一双绣花鞋》、《梅花档案》到之后的《暗算》、《密令1949》等剧在各大电视台的热播,反特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应该都会是电视荧屏上的一块“香饽饽
”。

  反特剧已是电视荧屏上的一块“香饽饽”,除题材神秘满足了观众好奇心外,最吸引观众的就是悬念,像《暗算》、《密令1949》这两部反特剧都显示了这方面的特点,几乎每集都给观众留下一个有待破解的“谜团”,因而牢牢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反特剧的侦破、悬念情节设置,基本与涉案剧如出一辙,在涉案剧“退出”黄金档后,反特剧抓住了时空概念上的“逆差”,将“警察抓小偷”的故事换上各种外衣,将故事发生时空转移,将人物关系换做特务与我党情报人员,间谍与反间谍,而且这个套路屡试不爽。

  反特剧一方面具备了涉案剧的悬疑、侦破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在剧情上有很大突破,其剧情和人物关系都安排得错综复杂,再加上生死搏斗的惊险场面、一波三折的突变,很容易吸引观众。比如在《暗算》中,瞎子阿炳当上了特殊电台侦听员、黄依依为爱执著追求、钱之江以死送情报等情节都特别出乎观众意料,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密令1949》等“常规”反特剧以外,其他形式对涉案剧的“改造”也在荧屏上连连得手,同样包含着破案、悬疑、悬念元素的《大宋提刑官》以“黑马”姿态在央视一经播出,收视便夺得了冠军。而即将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改编自古典名著的《聊斋》,走的也是诡异、谜团式的讲故事方式。目前,除了已播出的一系列反特剧以外,还有《霓虹灯下的哨兵》、《新英雄虎胆》等多部反特剧正在拍摄之中,反特剧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是荧屏的宠儿。

  对于反特剧的异军突起,业内人士指出,反特剧的新问题在渐渐浮出水面,首先就是该类电视剧题材出现了模式化,如果不能及时地推陈出新,反特剧最终也会走进死胡同,同时,反特剧也面临着离生活过远,容易胡编乱造等问题,而即便反特剧在情节结构上有先天优势,如果没有鲜活的人物,也无法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最新案例

  《密令1949》:被称为电视版《无间道》

  《密令1949》讲述了公安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错综复杂的敌情,为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粉碎各方敌对势力企图在国庆期间制造爆炸阴谋的故事。由于增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由此引出了诸多悬念,该剧也被称为电视版的《无间道》。《密令1949》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完平均收视率达5%,成为近一个月来北京台所播电视剧中收视率最高的一部。

  北京电视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密令1949》的热播主要是由于《梅花档案》、《暗算》等剧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效果都不错,培养了一批“反特”观众迷,因此观众对《密令1949》有一定的心理期待,这直接导致该剧首播两天收视率高达7%.

  ■编剧说

  灵感来自《国庆十点钟》

  据《密令1949》编剧汪遵熹介绍,该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上世纪50年代红极一时的电影《国庆十点钟》,从1949年到1951年,北京发生过多起危害新生红色政权的案件。1950年,公安部门曾经侦破过一起国际特务组织预谋在国庆期间轰炸天安门的案件。也有人说,这个案件其实并没有完全被侦破,有些地方还是谜,后来有个著名的电影叫《国庆十点钟》讲的就是这个案件。汪遵熹写《密令1949》的灵感源泉就来自这部电影。不过,在他的剧本中,特务们没有轰炸天安门,而是在国庆游行队伍中制造爆炸事件。据悉,汪遵熹在编写剧本前,采访了很多当年的老公安,查阅了大量新中国成立初期反特案件的资料。

  ■制片说

  反特剧具备很强的商业元素

  说到拍摄《密令1949》的初衷,该剧制片人李波告诉记者,《密令1949》是国家话剧院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当时在拍摄的时候就对它有一个定位,希望拍摄一个商业性强的主旋律作品,“反特剧在市场上具备很强的商业元素,那个时候《暗算》还没有出来,其他很多同类反特剧在制作上都不够精良,但是在市场上的反响都不错。”《密令1949》的出品人赵有亮则表示,《密令1949》最大的特色是在情节推动和人物设置上,他自己在剧中扮演了一个冷漠孤傲的古建筑修复专家,也是所有怀疑的焦点,本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可是故事一步步推进,他的疑点又出来了。

  对于反特剧的火爆,李波表示,反特剧本身的类型确实比较讨巧,但是一些反特剧其实模式性都比较强,就是上来一个故事,好人和特务开始斗争,比较脸谱化,而《密令1949》在情节设置上相对更复杂,一直在“包”着写,“《密令1949》编剧一开始是‘开’着写的,就是一上来就知道谁是国民党,谁是共产党间谍,观众都明白,只有剧中人不知道,后来觉得这样写有问题,不耐看,才改成了‘包’着写,就是观众和剧中人物怀疑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个程序是一致的,到了包不住的时候,再包观众就会觉得傻的时候才露出来。观众现在都挺高级的。”反特剧也属于年代戏,舞美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密令1949》在服装、布景等方面都做得比较精致,为了突出悬疑的特色,保持神秘的氛围,该剧通篇都在一种较暗的色调中。制片人李波告诉记者,这一方面和反特剧的剧情有关,地下党的很多工作都发生在晚上,另外这也是该剧导演的创意,故意把画面做得比较旧,让整个剧更有年代感的氛围。 本报记者刘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950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