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评弹为《魔比斯环》(blog)被指责“缺乏中国元素”鸣了几句不平,由于篇幅所限,感觉意犹未尽。如今,网络上关于这一话题的争议每天都在不断涌现,所以有必要再费些口水,展开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位金鸡百花奖评委断言,《魔比斯环》这样“跟民族传统割裂”的影片肯定将被排除在评奖范围之外。六小龄童针对《魔比斯环》说,好莱坞都来拍我们的花木兰、《西游
记》了,我们却去拾别人的牙慧。这些言辞都把矛头指向这部电影的题材,认为跟中国人的关系不大,所以注定会受到冷遇和唾弃。似乎只有用水墨画、皮影等手法拍摄的哪吒闹海、劈山救母、三打白骨精、花木兰从军、三毛流浪记等题材才是国产动漫的正途。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在好莱坞那些赚得盆满钵满的大片中,要论题材,《角斗士》是古罗马的,《特洛伊》是古希腊的,《木乃伊》是埃及的,《花木兰》是中国的,《艺伎回忆录》是日本的,《魔戒》、《亚瑟王》是英国的,难道因此它们就不是美国电影了?参加奥斯卡都要被划到外语片范畴了?曾经风靡中国的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完全是一个长着米老鼠般大眼睛的机器人造型,跟日本传统文化的距离甚远,它依然成为日本动漫的象征。我们很多人小时候迷恋的国产动画《黑猫警长》,那个可爱的黑猫形象既没有刻意地嫁接传统,也没有给它拼贴上中国元素,甚至连“警长”这个词都是引进的,但谁能说《黑猫警长》不是中国早期动画的杰出代表?
郎朗(blog)、李云迪弹奏的多数是西方曲目,但没有人能否认他们是中国文化的骄傲。崔健采用的是西方的摇滚乐形式,但他为中国流行乐在世界上赢得了一点尊敬。韩国的Rain、宝儿等歌手连名字用的都是英文的,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韩流”文化在全世界攻城拔寨的先锋。女子十二乐坊(blog)倒是费尽心思地将自己包装成了“中国制造”,但有多少人会把她们当作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的骄傲呢?
民族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造。传统文化自然有其独特魅力,但现代文化产品过分依赖于传统题材,那也是一种无能和懒惰。最近十几年来,国产动画影视作品《宝莲灯》、《三毛流浪记》、《小兵张嘎》等都在吃题材的老本,既没有技术进步,也没有创造出有说服力的新形象。弘扬民族文化不是贴上一些特色标签就完事了,而应当给创意新颖的当代文化留出些空间,使创意产业不至于沦为“复古产业”。《魔比斯环》虽然模仿痕迹明显,但它仍然是中国的,只不过,它的眼睛盯着世界。王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