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生产的市场化,决定了一线演员的片酬较高是有其合理性的。就中国电视剧当今生存的现状而言:明星大腕对于投资方的投资、制片人的运营、电视台的选购、广告的招商、媒体的宣传、观众的眼球率的诸般好处更是有目共睹。
当然,明星们不断推升的片酬与中国影视创作的先天不足也不无关系。就明星制大本营的美国来说,他们的明星储备商十分充裕,有一半的明星在拍戏,就有一半的明星在候着
,可谓良性循环。而目前国内真正有号召力的一线演员充其量不过二三十位。僧多粥少,在加上有关方面对每部电视剧使用海外演员数额上的限制,稀缺资源遭到哄抬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对万千观众而言,明星们的高片酬并不是他们操心的问题。真正使他们感到厌烦的还是那些不断在各个频道中撞了车的老面孔。相似的角色里是雷同的表演,不同的角色里是相似的表演。谁能说宋丹丹那端着肩膀使劲眨着眼睛的无数个肥皂剧形象和《我爱我家》中的和平有什么不同?谁又能说刘蓓在不断转换于不同时期行行业业的角色处理上有什么突破?不能说大家对荧屏上的新面孔没有渴望,可不用这些已经让人都产生审美疲劳的老面孔又谈何容易?
说起投了300万却赚回2000万的《疯狂的石头》(blog), 刘德华直言不讳地说该片没什么大导演、大演员,只有好导演、好演员,再加上好剧本和他这样的好老板。凭心说这样的小投资所取得的市场回报,应该让冯小刚、张艺谋都为之汗颜。可中国电视剧所处的环境要上演这种“麻雀变凤凰”的奇迹委实太难了。赵宝刚是一台青春偶像派的造星机器吧,可海岩(blog)(blog)的言情剧已基本上不找他了。新人想要出头,观众也在等着他们出头。可在中国电视剧生产播出的流水线上,留给这些人上线并伸出犄角的机会微乎其微。
实事求是的分析,与其将中国电视剧质量下降的缘由都归咎于高片酬,不如说高片酬加剧了中国电视剧制作的困局。可困顿之中的电视剧行业究竟有没有破局之策呢?当一些制片人鼓噪联手限薪的时候,有人指出他们正是高片酬日益攀升的始作俑者,而那些挟巨资前来弄潮的业外投资更不在所谓“行规”限制之内。
如果高片酬不能通过行业限薪自律来调控得到解决,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它最终的出路何在吧?行业中不少人持有这种观点——即高片酬的形成是市场需求造成的,但今天的高片酬已违反了市场规律。如果我们相信高片酬已经超出了电视剧制作的正常成本,电视剧盈利空间将萎缩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随着电视剧行业的整体萎缩,那么,高片酬一定会自行告跌。考虑到每年1.2万集的电视剧制作只有5000集能在黄金档中播出,这种关于泡沫化的推测当然不无可能。
但如果我们按照电视台收购一部电视剧的价格应占该剧播出广告收入的40%这一国际惯例来看,中国不到20%的比例又不能说真实体现了电视剧的商品价值。目前国内主流电视台对制作水平高的电视剧收购价格在每集60至65万元,而每集电视剧的制作费用已高达50多万。刨去税收、发行等费用,电视剧盈利空间已微乎其微,而生产厂家所面对的市场风险却越来越大。依此而言的话,违反市场规律的恐怕就不是明星们的高片酬,而是电视台依靠其强势地位开出的垄断价格了。
明星制的出现应该是和其票房价值相对应的,就像电影的票房分账一样,如果明星及制片方不能从院线放映的利润中得到应得的份额,就没有好莱坞长盛不衰的电影产业了。而如果电视剧的商品价值不能和其收视率挂钩,一线演员及制作方的利益不能从电视台巨大的广告收益中得到兼顾,电视剧产业的生存发展就堪忧了,一个利润不能兼顾其上下游产业链的行业,一个风险不能由上下游共同承担的行业,它的未来决不能长久。
如此说来,一线演员究竟该拿多少钱?既不取决于构建在行业内同仁们一纸协议上的“价格同盟”,也不取决于演员们克己斗私高风亮节的减薪行为,而是应该和电视台播映后收视率的高低自行挂钩,毕竟这才是体现民意的硬道理。高的您多拿了问心无愧,少的您少拿也是应当应分。您要是不用心一连演砸了几部戏,行情不用人家唱衰就自然看跌。一不留神由打一线掉进了二三线,不正好给新人腾地方么? 赵文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