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当我们了解法律和乡愿、道义的关系,老冯之死就成为道德完成的方式,而那个庇护盗马贼的奶奶似乎隐约告诉高度规范化的城里人,道德自律有时比法律更有作用,而老冯在民情和规则之间的选择变成了他的宿命,在导演的心中这样的结果是必须的,因为当你担负起国徽给你的责任,作为国家法律的体现者这是毫无商量余地的 ――――卡夫卡·陆(Kavk
aLu)
我相信在全球化年代被好莱坞文化灌输的年轻人和被弱智媒体冠以主旋律之后本片的必然结果,但是,我相信只要中国电影史够公正《马背上的法庭》是应该进入电影史的,这部电影的存在意义并不因为这是一部朴实的纪实电影,它更加深刻的意义是属于中国城乡法制史,属于一个前进中的国家的。
众所周知在表现国家立场和公务员的题材是十分艰难的,老戏骨李保田以其本色演绎了一位基层法官,一个顶着国徽中年男人。影片的可贵在于没有把他塑造成让人仰望的英雄,甚至大胆暗示了离异的他和女书记员老杨之间没有捅破却谁都看得出的情分,那段夜半洗衣的场景非常明白表现了他们的内心,中国女子的含蓄和内心的呼唤在拉家常里缓缓道出。另外,在阿洛的婚礼上老冯借酒说出的那一席话以及他时常因为了解乡愿而在法律的度上做出另阿洛看不懂的举动,这些出现在国家公务员的题材上无疑是中国电影在意识形态上的进步。
影片开头是女书记员老杨被告知因为法院的知识化和年轻化她将要退休了,在她已经不再美丽的脸庞观众看到的是服从和无奈,随着电影的发展观众还可以看见她对于老冯的心。而年轻的阿洛除了被法律条文外基本上办不了鸡毛蒜皮的乡党之事,在那些偏远的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族长(族群)往往对于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乡人更有威信力,在这样的地方进行循环法庭的工作远比进入城市化的地区艰难,协调和度不是法条就能完成的工作。这需要常年积累,对于阿洛来说情与法之间是钢性的,这样的处理只能激化双方的矛盾,影片的几个冲突点猪拱罐罐山(骨灰冢)、妯娌争罐、乡约宰羊都算不得大事,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反映着基层法院的繁琐和处理方式上必须的变通,这种变通的可能性是属于道德自律和族群文化的,所以,这对于年轻一代的法官而言是需要用心感悟的人情和法律之间的把握方式,道德约守的意义大于法律,民情中国讲究的是中庸之道,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我们看见了老冯的通达和责任,只有当代表国家法庭公正和权威的国徽失窃时,老冯的焦虑是因为他知道国徽的重量,导演安排了摩梭人问国徽材质的戏,让观众在老冯的话语里接受教育,而草海寻回到高杆膜拜具有及其重要的指涉,它即象征了执法的艰难也象征着威严的法律传递到民心的方法和过程,
摩梭人帮助寻回国徽后膜拜的戏让我们看见老冯对于民情的了然和方法论,这些都是从实践中来的,法律的意义确实是惩戒当它更大的意义是让生命懂得自律。
有意思的是导演将阿洛婚礼和中年离异的戏并置,这样的安排让阿洛和老婆(没有办成仪式的合法夫妻)的 “私奔”冲动有了更加丰富的联想性。
作为民俗和城镇对于乡野的影响,阿洛老婆的牛仔裤和西式礼服有着社会学的话题,在必然的“进步”里,阿洛一代还会继承多少的内在的族群文化,当族群文化消失时,人文社会是不是会变得贫乏和无趣!
今天,有位小朋友问我为什么导演 “戏剧化”造成了老冯的死亡,我说,这是进入天堂的方式,当我们了解法律和乡愿、道义的关系,老冯之死就成为道德完成的方式,而那个庇护盗马贼的奶奶似乎隐约告诉高度规范化的城里人,道德自律有时比法律更有作用,而老冯在民情和规则之间的选择变成了他的宿命,在导演的心中这样的结果是必须的,因为当你担负起国徽给你的责任,作为国家法律的体现者这是毫无商量余地的。
老冯就这样长眠于崇山峻岭之间,带着书记员杨阿姨洗干净的衬衫,带着来年再见的愿望,带着责任和心伤。只要你了解中国,只要你愿意挤出宝贵的1.5小时静下心来观看本片,作为人性本身的一些细节会打动你的心灵,就如我相信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的选片的眼光,他让我看见了一部极易被我们当成政治宣传的影片,这部能够打动一个意大利人的电影,倘若他自己国家的人民无动于衷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白我们自己已经离开人性善意有多远。
这样的影片是需要宣传策略的,过于巨大的红帽子会让许多观众产生距离,其实,本片对于人性真实的展示和人在社会意义上选择的丰富性都可能打动你的心灵。
【附录:影片资料】
《马背上的法庭》2006中国大陆
导演: 刘杰
主演: 李保田、吕玉来、 杨亚宁
片长:90分钟
奖项:2006年第63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 “最佳地平线”单元故事奖,建党八十五周年的献礼影片,中央政法委推荐向全国政法委系统推广放映影片
个人评价:艺术性8.5,欣赏性3(将进入中国电影史的影片)
感谢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及时放映此片,感谢投资方由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公司及博尚文化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