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电影以一种绚丽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既不缺少大片,也不缺少成功的小成本制作,更不缺少国际大奖,一批政府投资的电影借助成功的商业发行模式走出乏人喝彩的窘境……这一年,中国电影赢得了足够的掌声。
大片依然抢眼
2006年的国产大片仍然风头强劲。这一年,我国投资1亿元以上的大片就有8部之多。2004年大片赢得15亿元票房,2005年达到20亿元票房。业内人士预计2006年以大片为主的国内电影票房将超过26亿元。大片吹响了中国电影市场全面复苏的号角,同时结束了全国市场指望一部大片赚钱的畸形态势。
对于经典的借用是2006年中国大片的显著特征:冯小刚的《夜宴》借用了《哈姆雷特》,《满城尽带黄金甲(blog)》借用了《雷雨》。从叙事策略上来说,两部大片逃开了《无极》(blog)凭空捏造的风险,剩下来的就是如何在旧瓶子里把新酒装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要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并不像想像的那么容易。熟悉与陌生的配搭,本土性与国际性的融合,商业与艺术的平衡,资本与市场的匹配,东方与西方的共享均不可或缺。在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霸权现实中,中国导演们利用西方最能接受的古装历史电影和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探索出一条值得褒奖的大片之路。
《疯狂的石头》(blog)的提醒
2006年的国内影坛并不缺少“小成本”,甚至是小成本影片颇为繁盛、令人惊喜的一年。记者粗略统计的全年公映影片中,近50部国产电影属于可圈可点的小成本电影,如《疯狂的石头》、《好奇害死猫(blog)》、《梦想照进现实》等,填补了古装大片的现实空白。
《疯狂的石头》是一个典范。投资300万元,赚回3000万元,2006年的中国影坛没有谁能像这块“石头”一样,通过口口相传赢得票房、赢得口碑,真正是一本万利。在影片中,导演宁浩不遗余力地运用喜剧元素对下岗、改制、民工生存等社会现实进行生动的观照,让人们从笑声中体味到现实的温度。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喜爱表明,在人们追捧大片的同时,也同样需要这样充满智慧的小成本电影。
可以说,《疯狂的石头》与《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形成了中国电影2006年的两极:一边是巨资搭建的华丽形式,一边是脚踏实地地构建故事。二者在国内电影市场都得到了口碑和票房。
《疯狂的石头》既在满足观众的要求,也在提醒中国电影:好看,并非一定要多花钱!
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2006年,世界各大电影节上活跃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其中不少还拿了奖。比如在东京电影节备受关注并捧回大奖的《我们俩》,参加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之后又转战上海电影节的《光荣的愤怒》,在釜山电影节获新浪潮大奖的《槟榔》,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地平线单元最佳故事片大奖的《马背上的法庭》以及贾樟柯擒获“金狮”的《三峡好人》……
可惜的是,至今中国电影所获的国际奖项与国内发行还没有发生密切联系,没有摸索出奖项与市场成功对接的经验。《光荣的愤怒》出品人之一、云南千溪影视文化公司宣传负责人申维说,类似《光荣的愤怒》这样的小成本制作如果不走国外参展、获奖、提高口碑的市场策略,国内就没有活路,方言电影、农村题材等更没有多余资金宣传造势,参展几乎是唯一的途径。有人对当前的中国电影作出了这样的评论:单一的大片坐标体系,不利于中国电影的百花齐放,更不利于其他样式和风格电影的发展。
2006年,中国电影虽然在院线放映国内电影比例上有相关考核政策,但具体到放映结构、档期安排上并没有给小成本电影以更多的关照,这就注定众多优秀的小成本影片只能与观众绝缘,大多数在国外获奖的影片如今离国内观众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叫好不叫座。
2005年在戛纳获得大奖的《青红》转战国内还是没有获得多少票房。斩获“金狮”的《三峡好人》尽管让贾樟柯成为新生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但接下来让他头疼的问题同样是:《三峡好人》怎样跟更多的观众见面?一些几年前就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甚至至今也没有公映。
尽管存在诸多遗憾和不足,但2006年的中国电影依然让人们感到宽慰:市场在强势复苏,各类风格多样的国产电影让观众对未来充满期待。得失之间,中国电影在坚韧前行。(新华社北京12月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