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冉甲男:从电影《剃头匠》反思都市文明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12:26 新浪娱乐

  一、引子

  最近的一部电影《剃头匠》尽管获得了印度国际电影节获了金孔雀奖 [i],还没有获得人们特别的关注,仅仅在几所大学里放映。没有爱情,没有复仇,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刀枪剑戟,电影平淡的勾勒了一个90多岁高龄老人——敬大爷自己的生活。一个孤老头子,单身的老男人,已经老到了可以忽略性别的程度。一个老剃头匠,给那些和自己一样老的老伙伴们剃头,生活简单,并且孤单,孤单到了儿女孝悌四世同堂天伦之乐都纷纷谈出的程度,不是儿女不孝,而是这根本不重要。那么,还有什么是重要的呢?电影说是死亡。

  整部电影都是围绕着敬大爷对死亡的要求展开。一个老人,90多岁,任何一天的任何时候都可能死去,死亡已经降临他的生活,伴随他一同的穿梭于那些古老的北京胡同里。不管敬大爷的生活是不是简单到甚至固执的地步,电影还是不由分说地把他放入一个喧闹的都市背景之中:老房子要拆迁,一遍一遍核算占地面积,人们也一遍一遍的计算着飞涨的房价将带来的利益;百年老字号没有后继之人,迅速蔓延的快餐让那些复杂独特精细的手艺毫无喘息的余地;新一代的身份证浓缩了更高的科技含量,正在保证活着的人们确定无疑的身份;精确的照相技术拍不出敬大爷对自己的想象,瞬间完成的技术面前,谁也来不及展开自己;琳琅满目的商场没有一件庄重得体的装老衣,时尚的脚步和流行的腰肢越来越快越来越疯狂,一切都来不及。这就是被影片隐去的背景,一个十足的都市,带着时下最先锋的文明,四处占领,侵入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技术就是通行证。

  都市文明是近代工业社会发展到后工业时代的结果,在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不断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中,都市文明成为后工业社会的标志。消费时代的到来,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生活中人们的物质所需,一切以方便快捷高效为原则。高呼个性时代的到来,放大差异性的同时,人们看着同样的电视节目,唱着同样的流行音乐,崇拜同样的偶像明星,吃同样的快餐,受同样的教育,一同在医院出生,一同在饭店结婚,一同在火葬场消失。都市文明就这样以其相悖的面貌进入了我们的私人空间。用物质消费标志出都市生活的文明进程。

  然而,这好像对敬大爷没什么影响,他不在乎电视里面演什么,也不考虑房价给人们带来的普遍的压力,那些生龙活虎的生活在他看来无非是有个动静,免得寂寞而已。他的生活就像那只老钟,走还是走着,就是每天都慢5分钟,他和这城市的节奏就这样永远的错开了5分钟。

  两个老伙伴先后去世,强化了敬大爷安排死亡的紧迫性。这个要求在影片中借敬大爷之口反复强调:干干净净的,利利索索的。这不仅仅是敬大爷一个人的,可以说是他那几个老伙伴共同的,到了这个年龄“就是活一天赚一天”,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能不能“回去”的体面。这样看起来,米大爷和赵大爷不算体面,老人们不愿意那样回去,可这结果却似乎不由得他们做主。在敬大爷口中一再被提起的要求,和继而发生的一系列行为,面对都市文明所带来的一切方便的快捷的舒适的东西,显得有那么一点错位。这个错位并不多,仅仅5分钟。

  从这5分钟望回去,都市文明表现出它令人尴尬的一面。

  [i] 国际上十大A及电影节的金奖,是2006年国内在国际一级电影节上获奖的两部电影之一,另一部是贾章柯的《三峡好人》——笔者注

  二、张显个性的都市

  敬大爷开始安排自己的死亡,他的安排简单可以归结为:一副遗像,一身装老衣。要庄重整齐干净,这就是他对“回去”全部设计。这些老伙伴们并不担心要“回去”,甚至他们早就等着这一天。唯一令他们担心的只是如何“回去”。

  简单说,这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寻找的结果就是可以在一个庄重的氛围下,让自己的一生被总结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然后他将“回去”,回到另一个世界,无论是哪里,在这里的一切都将被完成,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敬大爷就放心了。如此看来米大爷的结束到真显得仓促、慌张,好像什么事情没有办完,就结束了。这样的结束太不安全了。

  “干净”,这是这个读过四书的剃头匠的信念,这个词在汉语中过于常用,已经浑浊漫漶,《剃头匠》用所有的影象洗濯这个词,让它磊落、挺拔。这部影片有英文字幕,有一个字我频频看到:Clean,这个词就是干净,也是纯洁的、巧妙的、美好的、彻底的、作动词用时,它就是净化。总之,这个词在英文中和汉语中都是由身体的洁净开始伸延,伸延到精神的清洁,伸延到清清白白、天心月明的人生。

  ——在古典的中国理想中,那就值得死,值得生。” [i]

  电影对死亡强调洁净,作为一个共同的关于死亡的理想,用洁净来确认这一生的价值。然而,在都市生活中却恰恰找不到洁净。这种洁净的意义不再是确然不疑的,而是需要自己去寻找。寻找的过程也是清洗的过程,不仅仅是清洗死亡也要清洗过去的一生,让它干干净净的利利索索的,敬大爷就这样,出入于照相馆和服装店。然而独自寻找的困难不仅是因为这个社会现状是年轻的、仅仅面向未来的。

  发达的工业成为一个时代现行社会的最高理想,后工业时代的文明以宣扬人性的自由和解放,个性的独特为前提,满足差异性的要求。此时的人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一个背靠着神的人,在神性光辉下的人,可以张扬最崇高的人性的人。在完全依赖技术生存的人们中间,谈论神是可笑的,甚至是愚昧的;在后工业社会中的,作为个性张扬的工具,人的理性被不断强化,尽管人的理性被局限于工具理性中。人的,被工业打造的身体已经是神性所不能穿透的。由技术构成的现代都市,人被无限放大为个体。

  剥离神性之后,工业社会的另一个进程就是将个体从家庭宗族的血缘关系中间隔离出来。个性化的口号在时尚的流行的语汇中独占鳌头,成为一个咒语。在它的笼罩下,每一个人都不断地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同时,独特性的意识逐渐侵入家庭,侵入血缘关系中,个人最终从家庭中间被剥离,成为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人,他必将独自面对自己的一生。缺乏神性仅仅是都市文明的一个副产品,科学和实用成为时代的主流,神就不在人的生活中显现。当人们还都年轻,轻快的脚步还追的上时尚的流行的节奏,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年轻,我们可以等待意义自行现身,或者创造一个意义。一旦我们老去,死亡变成脚下的台阶和床上的被单,一旦我们的钟无论如何都会慢上五分钟的时候,独特性立刻变成个人的负担。人必须独自面对自己的独特性,也必须在仅有的时间里将自己过去的全部予以清洗,从而得到一个干净的意义。时间不多,仅仅5分钟。也只有面对死亡,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多么的要紧,灵魂是多么的沉重。

  可是,这个意义何时显现?是否真的有那么一个意义,让所有那些过去了的时间都能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答案恐怕要在死后才能知道。一个人怎么能预先安排只有在死后才能明晰的意义?一个彻底独特的人将面临这样荒谬的局面——他必须为自己的身后事准备。但是不论如何准备,它将永远无法开始,一旦开始,就已经结束;无论是什么结局人只能接受。在他还能做的时候,他所作的是他丝毫不能把握的,这个意义在他面前永远是模糊的、变化的、不真实的,他不能确定真的有这样的一个意义存在,同时又是那么迫切的需要这样的一个意义。人被迫站在它面前,独自忍受。这个位置就是都市文明给个人带来的唯一的位置。

  都市文明实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独特性,却对这结果缄口不言。

  [i] 引自李敬泽文:《小心一点,慢一点,洗濯“干净”》 ,来自新浪网

  从电影《剃头匠》反思都市文明(三)

  三、格式化的文明

  电影中最有意思的是火葬场可以自行操办后事,这似乎给敬大爷带来了一线希望。保证他的准备能够得到确实执行,让自己为自己准备后事的行为看上去合理了许多。奉着尊重死亡,尊重死者的原则,火葬场所提供的各项服务依然没有解决敬大爷的困难。规格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服务,让死亡看上去像是例行公事,电话那头机械同时也是热情洋溢的回答让敬大爷尴尬万分。一切看似细致的安排,车队,鲜花和塑料花的选择,告别室的规格,等等所能想到的内容无一例外的安排在内,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敬大爷如此尴尬,又失望呢?

  回到最原始的关于死亡的仪式,我们了解死亡对于人的重大意义。在一系列宗教人类学研究中可以看到,死亡是早期人类最重要的仪式。仪式的根本在于意义感。

  “这种意义感,恰恰正是仪式所能赋予的最大利益所在,这是所有仪式的终极功能,既赋予人生以不同于动物生存的更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感将生活提升,使生活摆脱了厌烦、无思想和绝望,仪式制造了充满价值但却是最令人难受的经历,同时赋予一个人的所有行为以某种荣耀,无论这些食物多么琐碎,他们也毫不在乎。” [i]

  “……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个人离开一种确定的位置而转入另一种同样确定的位置。” [ii]

  死亡对仪式的需要,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赋予去过去所有生活意义的根本;同时在死亡的仪式中重要的内容不仅是缅怀,还有消除恐惧,对于活着的人来说用怀念来替代对死亡的恐惧是有必要的;而对于死者而言,仪式将死亡转换成一个通道,借此死者将到达另一个世界——在电影里被敬大爷和老伙伴们说到的“回去”就隐含着这样的意味——那个世界也必须和这个世界一样确然不疑。

  显然,火葬场的服务远远没有提供关于死亡最为重要的内容:对过去生活价值的肯定和对将来所到之处的确定。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个片断。

  “不要紧,情况是这样,尊重死亡,维护生命的尊严是我们工作的最高宗旨。我可以详细的向您介绍一下具体的步骤和条件。首先,我们需要临终者的身份证明,联系方式,子女或者亲友的委托书,以及必备的服装、遗像,五百字的生平简介。接送遗体的车辆有四种规格,遗体告别分一室、二室、三室一直到七室,共五种规格。花圈有一次性的。也可以租用,相对便宜些。遗体摆放鲜花或者塑料花,任凭挑选。生平简介可以显示在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我们有仪仗队吹奏哀乐,有四人的,八人的和十二人的,可供挑选。这一切确定之后,先要付百分之三十费用作为定金,然后签署正式合同……” [iii]

  着一段介绍火葬场服务的内容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城市生活的一个缩影,它的确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同时更显示了它方便快捷简单的工业化原则。但是它惟独忽略了人的情感和意义的需要——这显然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必然所需。都市文明将人的个体化推向极致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极端个体化的人所必需的完全独特的情感和意义。在这一段说明中,我们看不到任何独特性,倒是看到了一种标准化生产复制的特点,火葬场的服务不但具有标准化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大量复制的可能,这两点特征恰恰是后工业时代的根本特征。这不但说明了这个看上去人性化个性化的都市文明的出身,也看到了它所大力宣扬的个性化的另一面即“格式化”。

  都市的文明就是独特性与趋同性的结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相似,我们的灵魂却越来越独特;令人尴尬的是那些独特的灵魂在物质生活包括文化的和精神领域的生活中被毫无却别地对待。

  “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说实在的,下述情况是再合理不过的了:个性在社会必须的但却令人厌烦的机械化劳动过程中受到压抑;个体企业集中为更有效、生产效率更高的大公司;对设备不平衡的经济单位间的自由竞争加以调节;消减对组织国际资源起阻碍作用的各种特权和国家主权。这种技术秩序还包含着政治上和知识上的协调,这是一种可悲而又有前途的发展” [iv]

  “……在这一社会中,生产装备趋于变成极权性的,它不仅决定着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态度,而且还决定着个人的需要和愿望。因为,它消除了私人与公众之间、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对立” [v]

  [i] 引自Fiona Bowie《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 何其敏译,p.199 ,(Lincolin,1991,p.108,)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ii] 同上,p.186,(van Gennep,1960,p.3)

  [iii] 引自冉平《剃头匠》电影剧本,来自橄榄树网站

  [iv] 引自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p.3,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v] 同上,导言,p.7

  三、格式化的文明(续)

  最重要的是人的情感、态度、以至于对生活意义的寻求在个性化的呐喊声中最大限度的被同化,事实上,这种同化被普遍接受,为什么敬大爷独独为此而感到尴尬?

  “这个国家其实已经很多年没有创造过老人穿的衣服,何止衣服,连老人的生活方式都几乎消失了,他们似乎只是一群守着电视机前瞌睡的怪物。在这个国家,你要正常积极地生活,你就必须或轻或重的过一种年轻人的生活。衰老、没落、孤家寡人、老气、陈旧作为一种自然状态,在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青年主导的摧毁古老中国的革命后,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贬义词。……在普遍崇拜青春畏惧衰老的文化风气影响下,……真令人觉得“老”在这个国家简直就是耻辱。虽然在广大中国生活世界里,也有无数的老人就像古代的老人那样安静地呆着,守旧、但他们那种“没落”“静止”“陈旧”“一潭死水”“无用”的生活被文化视为不正常,主流文化不尊重人生的秋天状态,不为“秋天”提供安身之地。文化只崇拜朝气蓬勃的“春天”。在我们时代的“唯新”文化中,……老人们也许并不舒服,但他们无可奈何,这个国家的方向是“日日新”,没有人会尊重落日下的生活世界。” [①]

  这大概能够解释敬大爷的尴尬。电影没有忽略在那些老墙上巨大的“拆”字,影片中敬大爷去纠正那个字,

幽默地抗议了那种对陈旧和衰老的轻蔑。然而无论如何,那慢了5分钟的钟迟早要被拆掉,敬大爷的后事也必然整齐划一的发生然后结束。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愿望恐怕在不会被提起。

  四、小结

  如同影片的结尾,生活还在继续,那口钟在敬大爷的怀里等待被拆掉,敬大爷的生活也将被拆掉。我们还活着的人,一个一个脚步将慢下来,被更新鲜的人忽略,只有在这时,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温度、重量、气味,在这5分钟的时间里,清洗自己,给过去寻找意义;死亡的通道就在眼前,自己被一点一点的拆除。一个可笑的愚蠢的地方,是我们必须到达的地方。没有神的临在,我们自己承担自己的意义,在最后的5分钟里,开始准备,尽管不知道我的准备到底有没有用。死亡是一个巨大的意义空洞,在后工业时代,在这个年轻的都市文明之中,我们必须为自己寻找一个意义。没有神的指引,我们如何减少这荒谬感。在独特性和格式化的两端,人在尴尬的徘徊。所以只能淡定、从容,面对文明带给我的全部尴尬和荒谬。冉甲男/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