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马季去世专题 >正文

评论:笑也马季 哭也马季!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06:36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一代相声大师马季遗体告别昨在京举行,近万名群众自发前来送别———

  数九严冬,寒风(blog)刺骨。永别大师,热泪满面。

  昨日,一代相声大师马季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第一告别厅举行。按照马季生前的习惯,追悼会一切从俭。近万名喜爱先生和相声的群众自发前来,送马季先生
最后一程,低回的哀乐声中,看见安详地躺在苍松翠柏间的马季先生,不少人放声痛哭,不能自已,直到先生化作一缕青烟,仍然久久不愿离去。

  寒冬清晨众人八宝山静候先生

  昨日清晨7点,八宝山公墓就聚集近百位吊唁群众。

  7点15分,数十名群众在中日友好

医院门口目送马季遗体,8点10分,灵车将马季遗体从中日友好医院送往八宝山,8点40分到达八宝山。

  此时,八宝山第一告别厅门前,早已站满了前来送别马季的人们。大家手持黄色、白色的菊花,马季先生的黑白遗像,送给马季先生的诗词、雕像、千人签名送行的白色条幅等,静静地等待着。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的铁路职工赵春生和王晋平8时多就来到了告别室的门口,他们打出了一幅连夜赶做的横幅:“马季,您走好”。头发花白的北京师范大学退休职工曹文瀚,用一幅亲手制作的版面来缅怀马季,这个版面图文并茂,展示了20张10年前马季在北师大作报告时的情景照片,还配了详细的照片说明。雕塑家闻永利几乎连续熬了两天两夜,亲手制作了一尊马季先生的半身塑像。

  前来告别的群众越聚越多,八宝山第一告别厅的东院、北院和大门前已经聚集了上千人,空地里也站满了人,但这里听不到一丝尖锐的杂音,大家低声交谈,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

  祖孙三代八旬重庆老太赶来送别

  8点50分,马季先生的灵车缓缓从八宝山东院开到灵堂正门,顿时全场一片骚动,所有人都朝灵车的方向涌去,希望见马季先生最后一面。不少人连夜从外地赶来,就是为了再看马老最后一眼。从北京郊区、还有马季故乡河北赶来的群众,早上五六点钟就出发了,“马季先生带给我们太多的欢笑,我们来送送他”。83岁的陈老太太专程从重庆坐火车赶到北京,随行的有女儿和外孙。祖孙三代昨日一大早就赶来加入到告别的队伍中。

  灵车停好后,由于众多群众都拥在车旁,致使灵车迟迟无法开门。现场保安不得不手挽手拉起人墙,马季先生的几位徒弟陪同灵柩一起进入灵堂。排队等候进入灵堂的队伍迅速绵延两三百米,很多人都被堵在大门外,不少老者不停地用衣袖擦着眼角的泪水。“大家不要挤,请排队,求求大家,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必须排队才能进入。”现场一位女工作人员几乎用哭腔向前来告别的群众喊道。现场还配备了999救护车,以防因寒冷、悲伤、拥挤发生意外。

  表情安详

  沉睡于苍松翠柏间

  9时20分,前来悼念的人已接近万人。10点左右,悼念群众开始有秩序地进入灵堂。在灵堂正门上方写着“沉痛悼念马季同志”,两边的挽联是:“一刹时巨星陨落魂牵万众地动天崩,几十年一代风流笑洒人间鞠躬尽瘁”。在告别室内,马老身穿蓝黑色的西装,身盖党旗,表情安详地躺在白色的菊花丛中,脸部似乎消瘦了许多,苍松翠柏围绕着他的大幅遗像,脚下是夫人余波为其准备的小花圈。马季先生的亲属以及姜昆李金斗冯巩刘伟等人统一身着黑色西装,守护在马季先生遗体旁,向悼念的人们致谢。亲友、群众痛哭流涕,有的人是被工作人员搀扶着走出灵堂的。

  哀乐低回

  瞻仰先生最后一眼

  按照马季先生生前简朴的习惯,追悼会取消了念追悼词、嘉宾发言等环节。整个追悼会,庄严肃穆,简单朴素。观众和马季的亲属、朋友、徒弟以前其它演艺界人士、单位领导在到达现场后,都直接进入灵堂进行悼念。在鞠完躬,最后看一眼马季后,所有的人都缓缓走出灵堂。现场哀乐低回,哭声阵阵,马季的夫人一度哭倒在现场。人们一步一回头,深情悼念这位相声大师。

  前来参加追悼会的除了马季的亲人和弟子姜昆等人外,还有央视主持人王志、朱迅(blog)、张绍刚以及侯耀华(blog)郭德纲(blog)、唐杰忠、师盛杰、李双江、陈铎、刘兰芳、马增蕙、郝爱民、大兵等近百名人,很多人都是红着眼圈出来的,面对记者和镜头仍旧难掩悲痛,话未说完就已哽咽难言。刘兰芳、李双江、陈铎感慨万端地说,今天来了这么多群众让人非常感动,说明马季的相声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希望他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

  不愿离去

  百姓担心相声未来

  由于前来送别的群众太多,现场好几次陷入混乱。很多年迈的老人在家人的保护下送往队伍两侧休息,一些小孩子也在拥挤中被吓哭,路边的花圈有的也被挤倒。保安好几次和群众发生推搡,场面几乎失控。上午10点45分,追悼会主办方面临时决定,不再允许现场的群众进入到会场内进行追悼仪式,只有最早来到现场并进行了有序排队的部分群众可以进入会场悼念。

  中午12点40分,悼念仪式结束后,仍有大批群众留在八宝山久久不愿离去。马东和姜昆带领马季的几位弟子一起来到告别厅前门,向前来悼念的群众鞠躬表示感谢。“我代表全家,多谢你们了!”“我代表弟子们,感谢你们了!”很多人仍激动地不愿离去,73岁的刘大爷说:“我听了一辈子的相声,先是侯宝林老先生,再是马老师。马老师走了,我一定要来看他最后一眼。”“姜昆你要把相声说好啊!马东,你也学学相声。”群众不停叮咛。

  当所有的群众和媒体都集中在告别厅前时,灵车从后门悄悄载上马季先生的遗体,送往了火化室……

  首席记者杜恩湖

  编辑留言

  伤逝

  昨日的北京,在上万群众的一声声悲情呼唤中,马季老师永远地走了。昨晚的成都,满城尽是嬉笑打闹的“棒棒军”。不仅仅是成都,中国各大城市乃至县城,昨天都被圣诞喜庆的灯火包装着。在这个西方的平安夜,在这个永别马季的冬日,悲与喜巧合地冲撞,仿佛是故意安排的一个寓言。在圣诞歌声里盲目欢快的人潮,有多少人想起这天是送别马季的日子?马季的离去不是单纯的死亡,是有寓意的死亡,当西洋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每一个毛孔时(尽管许多是张冠李戴),我们的

传统文化却正在悄无声息地渐渐湮灭。两年前,就有人发布了《相声的悼词》。如果不是马季去世,相声还会重回人们视线吗?不知道我们是以相声的名义送别马季,还是以马季的名义送别相声?但不管以何种名义,悲痛都是难以抑制的。

  明年的此时,圣诞节的平安夜依然会热闹登场,可还有人会提起相声这档子事吗?而10年后,20年后,还会有人说相声、听相声吗?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艺术面临绝迹,成为年轻人眼中的稀罕物,甚或新新人类根本就不关心,这种悲,比大师的去世更让人痛。“相声是门讽刺的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但愿这句话,还有机会给未来中国的孩子们讲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71,000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