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娱乐专题搜索:
影音娱乐

评论:《云水谣》-爱情与史诗的双重沦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9:55 金羊网-新快报

  作为中国电影主旋律导演阵营中的干将,尹力是比较大气的一位,选择张克辉的小说《寻找》拍摄也是情理中事。乍一看,《云水谣》《乱世佳人》有几分相似,跨越数十年动荡历史的悱恻爱情,属于爱情史诗片的范畴。但是,中国不是好莱坞,尹力不是维克多·弗莱明,陈坤不是克拉克·盖博,徐若?不是费雯·丽,《云水谣》徒有《乱世佳人》的模样,却没有后者的内容与涵养,结果是爱情和史诗不幸地双双沦陷了。

  《云水谣》以电影叙事中常见的小说类倒叙和插叙展开。片名择取剧中主角王碧云和陈秋水名字中的末字结合而成,“谣”即民谣,有一分传奇故事的意思。

  影片讲述的爱情非常纯洁,可以说是一段至死不渝的痴恋。这让我自然想起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琼瑶爱情电影,“两秦两林”等一干帅男靓女演绎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形成庞大的爱情乌托邦。《云水谣》打的正是这张“纯情牌”,初衷是好的,但“出牌”的手法显得极为俗套与单一。

  影片伊始,爱情就迎面而来,陈秋水做家教时,与王碧云相识相恋,因为政治事件陈秋水逃离台湾到达大陆。两人分别之后,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构成影片的骨干。此后,双方的“痴等”成了表达爱情进而煽情的唯一路数。并且为了突出“痴等”的力量,导演为两人各加上一个同样痴情的追求者:薛子路和王金娣。这样的设计不知不觉地将剧中人物的性格限定得十分雷同:个个都是痴情种。“你痴我也痴”的故事使得剧情极其单薄,看四位主要角色中的任何一位,差别都不大,不就是一个痴字嘛。

  尹力通过轮番在内地和台湾两地切换来组织主人公“痴等”的过程。对于分散两地的恋人,切换表现手法是常规套路,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导演仅仅满足于两地之间的简单“换频”,没有更进一步地设法让两者产生真正的联系。于是,“王碧云的故事”和“陈秋水的故事”就像两个以“痴等”为轴心的“同心圆”,两个人的故事除了“痴等”外完全被分割开来。

  基于近现代的中国多灾多难,中国导演在表现爱情时往往喜欢将镜头对着苦难历史,让爱情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云水谣》同样将纯洁的爱情置于台湾二.二八事件、抗美援朝、援建西藏等动荡变幻的历史大环境中。在中国,稍有名气的导演,一旦拍摄与历史有关的题材,都有能力动用部队力量送上几段场气势恢弘的大场面,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大片的气质。《云水谣》中抗美援朝时的文艺表演和胜利之后的欢送场面,就显示出历史的大气和拍摄调度的不易。遗憾的是影片对于历史与主人公在爱情电影中的关系把握不深,人物与历史基本游离,致使大历史显得华而不实。因为,影片构建的“两地相思和苦等”的核心故事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可以展开,而且,人物虽是历史之中,却在历史中没有太多的作为。

  由于导演为了全力表现主人公的“痴情”,致使人物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的性格转换(只是痴情),进而剧情显得毫无张力,平平淡淡,波澜不惊。这一点上,约翰·卡伦导演的新作《面纱》(blog)有资格成为尹力和《云水谣》学习参考的标本。在该片中,爱情经历背叛———迷失———救赎———回归的过程,人物形象随着爱情的不断变化而逐渐丰满。尤其是该片营造出的乱世构成的叙事背景,不单是兵荒马乱的战争时代与民族冲突,也是自然灾难带来的霍乱肆虐,正是这两方面的“乱”,成了男女主角之间迷失的爱情得以回归的土壤。

  《云水谣》是一部表现纯洁、真挚爱情的影片,符合大众对美好爱情向往的心理需求。同时,影片带着一副历史的枷锁,追求史诗的大片气魄。单调的剧情和宏大的格局使影片落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错错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86,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