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信息时报:一部话剧两个巴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10:51 信息时报

  话剧《活着还是死去》首演在观众中引起了巨大争议,有人愤怒地指责其“调侃死亡”触犯了民俗禁忌。

  他们的愤怒是真实而认真的,就像以前我读《庄子》,看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对庄子顿生愤慨一样。他怎么能这样待对他的妻子呢?

  现在,我能理解庄子,只是我并不以庄子对生死理解为四季更替而已,庄子击盆而歌不是对亡妻的不敬,而是对死亡的蔑视。人无法从身体上战胜死亡,却可以像庄子一样从精神上战胜它,从而获得超越死亡的尊严。一个参透生命的人,可能视死如归,少不了悲壮,一个藐视死神的人,可能击盆而歌,更像凯旋,一个不能正视死亡的人,可能还没活明白,有点可怜。

  死亡就像吃喝拉撒一样平常,我们之所以认为死亡是一件严肃认真、不能调侃的事,更多的源于我们对亲人的感情不容亵渎。“死去原知万事空”,殡仪馆、火葬场、灵堂、花圈、哀乐、悼词……都做给生者看,死者一无所求,所有的严肃认真、不能调侃、触犯禁忌都是对生者的要求,与死者无关。

  出于对死者的尊重,我们不该调侃死者,但是如果我们达到庄子的精神境界,藐视死亡,对死亡本身进行调侃,有什么不可以呢?因为,真正对死者不尊重的是致人丧生的生者以及死亡本身(假如死者不想死的话),而不是调侃死亡的人。

  不过,依我之见,《活着还是死去》主要不是进行死亡的哲思,而是披死亡的外衣,批判荒诞的现实。剧中因为输血感染

艾滋病而死的年轻人、被老师打瞎眼睛却得不到赔偿自杀而死的男孩、英语考试不及格评不上高级职称郁郁而终的老教授、被球迷拿可乐罐砸死的足球运动员、卖身赚钱给父亲看病却遭父亲歧视而自杀的小姐,都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却一个个地“非正常死亡”。话剧用死亡的“非正常”揭示和讽刺生活中的“非正常”,这是一记沉重的巴掌。那些亲手制造“非正常”的人,却只能通过魔术师的悼词被虚假地一一批判,那些冷漠自私的旁观者,比如殡仪馆的老板看到死人火化说“活儿来了”,等等,
幽默
到了黑色,是又一记沉重的巴掌。

  这些“非正常”、荒诞不经,我们经常耳闻目睹。有些人见怪不怪以至麻木,连一部寻求尊严、抨击丑恶、撕破虚伪的戏剧也不能撼动这种麻木。他们愤怒的是令人不舒服的灵堂!其实,灵堂不过是实现话剧情节的完整、主题的集中和节奏的紧凑的“三一律”工具罢了。

  一部真正的话剧,两个沉重的巴掌,有人看得“愤怒”,我看得悲哀。廖保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