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王朔:流氓先锋与优质偶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11:36 新京报
大风起兮云飞扬,王朔复出引起传媒震动,一时间飞沙走石,文学期刊、时政大报、小资周刊、网络新贵齐上阵,“访谈不做王大爷,纵读诗书也枉然”。 值得关注的是,在王朔闭关的日子里,媒体依然努力寻找新闻事件与他的联系。比如,去年“韩白事件”,有人就揣测他在幕后“黑手高悬霸王鞭”。陈凯歌那句“我不在江湖,江湖有我的传说”,毕竟比不上王朔“垂拱而文化界治”。 王朔的意义在于,他的文学生涯体现了一个转型时代的冲突与危机。朱大可(blog)曾经指出,王朔将“破落的满清没落贵族传统、大杂院的街痞流氓习气和‘军队大院’痞子风格”结合重组,建立了一套痞子亚文化。通过对显赫地位及文化资源的掌握,王朔及其大院同伴成为风尚的引导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王朔代表的那个群体命运发生了改变。 从高傲的士兵,到国营公司的职员,再到自由职业者,王朔的履历成为“八十年代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写照”,并诱发了他的“身份过敏-焦虑综合征”。他随即以小说为武器,开始“话语复仇”。 1986年,王朔的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发表于公安部主管的《啄木鸟》杂志上。以此为开端,王朔把自己的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流氓气质的气场。这个时候,广大人民群众正沉浸在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情绪中,弘扬“真善美”,斥责“假恶丑”。王朔的出现让群众不快,却受到青年欢迎。对青年来说,光有主流文化,有歌颂与赞美不够,他们还需要亚文化,需要一些略带危险的小情小调,需要一点适度的叛逆。这是躁动期的需求。王朔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版。 王朔的小说充斥着对学院的不屑。他的主人公们或者被学院驱逐,或者以外来者的身份调笑学院。这样的行为使那一代大学生中的不安分子感同身受,何况这些小说甚至仔细描绘了勾引女大学生的技巧与方略。王朔的小说成为这一批人的“青春期教科书”。多年以后,当王朔教大的“坏小子”终于成熟,其中的一些人甚至成了中国文化界的中坚力量,他们依然怀念自己的青春教父。 现在的问题是,王朔是否依然能够承载这么多人的青春回忆。今日的王朔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一位。尽管痞气依然,但王朔的身份已经改变。 他的言说空间已经不再停留于小说或者文学,大众文化成为王朔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这一变化自2000年《无知者无畏》一书的结集即已开始。 此次重出江湖,王朔在接受各媒体访问时,依然不断抛出其关于知识分子、大众文化等问题的观点。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采访时,他甚至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瓦解大加赞赏。 遗憾的是,王朔似乎并不能阻止自己的“知识分子化”,在指点文化江山的时候,稍不留神就露出自己的知识分子“范儿”。在文章中,他甚至承认,自己逐渐变成了自己批判的人。这种转型的前提是,在《看上去很美》之后,王朔再未发表过小说。此次伴随其复出,被隐约提及的作品,据说“语言上也不一样了”———希望能很好看,免得叫人扫兴。拇姬(北京编辑)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