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唐太宗李世民抉择情与法-有感《贞观长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21:10 大河网

  大河网讯 1月27日,八十二集历史长剧《贞观长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隆重首播。据介绍,该剧中有几段爱情故事,或浪漫或壮美或悲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遭遇的一段感情“挫折”。李世民喜欢上一个郑姓女子,她聪明伶俐、饱读诗书、能歌善舞,连长孙皇后都劝唐太宗纳此女子为妾。但她已经许配了人家,所以遭到魏征为首的大臣们的反对,李世民最终选择了斩断情丝。在情与法面前,李世民能够做到严守法度,这在历代皇帝身上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封建社会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享有着最高权威和法外特权。对于法律的遵守,封建社会很多时候都是“刑不上大夫”,极少有人敢用法律来约束皇帝的行为。其实,皇帝本身就有立法权利,皇帝的话被奉为“金口玉言”,违背了皇帝的旨意就是欺君大罪。在这种“家天下”的封建体制下,皇帝如果是看中了一位民间女子,慢说是许配了人家,就是已经嫁了人家也要想方设法弄到手。唐明皇李隆基看中了自己的儿媳妇,没有把杨玉环堂而皇之地抢到手吗?由此看来,唐太宗李世民把看中的郑姓女子弄到宫里去,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其实,李世民绝对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他的后宫也不乏“三千佳丽”。之所以李世民能够战胜欲望这个魔鬼,放过这位郑姓女子,不是依靠他的道德自律,而是来自魏征等大臣的他律。以从谏如流闻名于世的李世民,在动了把郑姓女子纳入后宫的念头后,引得魏征等大臣的一片“谔谔”声,只好无奈地打消了念头。可以推断,李世民作出这种“忍痛割爱”的抉择无疑是痛苦的,也让他曾经茶饭不思、寝食不安。但有了这个痛苦的抉择,也就成就了李世民的一世英名,锻造出了贞观之治的千秋伟业。再看看那位把自己的儿媳妇抢过去的唐明皇李隆基,他这样做显然是不符合礼法的,至于他听到的是“喏喏”还是“谔谔”我们不得而知,起码他是听不进去别人对他的批评意见,或者干脆就没有人敢向他提批评意见了。于是,李隆基便心安理得地抱着儿媳妇杨玉环进了华清池,进而又心安理得地任用杨国忠等佞臣,最后惹得“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差一点儿葬送了大唐江山。

  从唐太宗李世民到唐明皇李隆基,他们在情与法上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抉择,这些不同的抉择是他们不同的执政理念所决定的。唐太宗李世民历经玄武们的血腥事变,决心做一代明君,就采取了比较民主、开明的统治方式,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而唐明皇李隆基在经历了“夺宫”登基,剪灭太平公主内患等一系列有作为的图举后,迎来了四十年的开元到天宝的大唐盛世,确实有点飘飘然了,再也听不得批评意见,以至于霸占儿媳妇这种严重不符合礼法的事情都可以顺利得逞。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唐太宗李世民和唐明皇李隆基在情与法上的不同抉择,不仅给他们两位的荣辱成败埋下了伏笔,也给我们留下了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的历史回音。大河网-天下声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