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戏剧批评:未知生焉知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10:10 新京报
戏剧批评 该剧的选题勇气可嘉,只是剧本不尽如人意,整体质量仍略显粗糙。 剧目:《活着,还是死去》 演出时间:1月24日-2月4日 演出地点:中央戏剧学院 逸夫剧场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强调在平凡的世俗生活中体会生命的尊严与奥秘;后他2000多年出生在西方的海德格尔说“未知死,焉知生?”大意是惟有认识到生命的终极意义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与出路,流传甚广的佛教也认同这个道理。不管死也好、生也好,都停在一个“知”上,知道,懂得,才能有方向和平衡。 所以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话剧《活着,还是死去》以火葬场为背景,不肯离去的“冤魂”在魔术师楚辞的安抚之下升天而去。这样沉重的选题能登上舞台,不得不佩服赵有亮的胸怀和勇气。 但剧本并不尽如人意,以深层主题而言,该剧并非真正在探讨生死,而是借剧中死者的遭遇进行讽刺和社会批判。魔术师楚辞对死者所致的每一篇“悼词”,似乎都解开了他们心中的疙瘩,让他们轻松满意地离去。如对失明的学生敬之以“如果可以,我愿意为你献出我的眼睛”、对足球运动员们回之以“应该先发展足球宝贝、鼓励赛前性生活、功劳归自己过失归外国教练”。 这些临终抚慰或者说对生者的宽慰固然中听,但似乎缺乏了某种真诚。因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在抚慰,而是在讽刺、批判甚至泄愤。在这种并不真诚的“抚慰”之下,舞台上的死者和生者看似得到了极大满足,但舞台下的观众却不可能真正满足。因为讽刺、批判和泄愤最终与人文关怀无关,与临终抚慰也无关,与在生命的终点思考活着还是死去更无关。那么,在死者的面前宣泄这些情绪,并“强迫”死者接受,是不是一种有点不敬的小魔术呢? 编剧思路似乎透露出信仰缺失的时代人们对自身生存价值的迷失,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所以总觉得受挫折、社会和世界亏欠他们。大的宗教情怀常能触到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知道人从来不会只考虑外在对自我的侵犯是否已平抑,他有智慧和本能去思考个体与社会之间更多元的关系,甚至可能更倾向内省而不是责怪外部环境,所以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和东方的佛教都强调在临终前的忏悔与思过。在死亡面前,批判和讽刺并不足以告慰人心,真正对生与死的思考,逃不过对自身的省思和责任的承担。 几个相同板块拼贴式的剧情构造,使剧情缺乏递进悬念和越来越强的张力,而从疯人院里跑出来的警察虽然贯穿其间形成了某种冲突,但由于他提出的“问题”最终与本案无关,使得这个人物成为剧中的败笔,而不像《屠夫》中最后出现的疯子“希特勒”以最高潮的音符提示了“独裁者随时可能出现”这一主题。 主演林熙越的表演可圈可点,其他演员则延续了《建筑大师》中冷硬僵化的风格。 剧中配乐和布景都比较欧化,与剧情的“中国特色”非常不搭调。不知是不是因为高产的原因,林兆华导演近两年的戏都略显粗糙,常给人一种好的设计与创意被一堆粗针大线的布袋装着的感觉。 一件衣服,不仅该有好的设计还应该有好的做工;一部话剧,有好的题材与理念,最好还有精工细作的敲打磨合。 据说这次林大导曾高调宣称:“想知道中国话剧到底活着还是死去?就看看话剧《活着还是死去》!”其实中国话剧或者是我们每一个人活着还是死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怎么活着?该怎么死去?水晶(北京剧评人)
【发表评论 】
|